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徐霞客游记 > 游九鲤湖门记福建兴化府仙游县

游九鲤湖门记福建兴化府仙游县(1/2)

    【原文】

    浙、闽之游旧矣。余志在蜀之峨眉、粤之桂林②,至太华、恒岳诸山;若罗浮③、衡岳,次也。至越④之五泄,闽之九漈⑤,又次也。然蜀、广、关中,母老道远,未能卒游⑥;衡湘可以假道⑦,不必专游。计其近者,莫若由江郎三石⑧抵九漈,遂以庚申⑨午节后一日,期⑩芳若叔父启行,正枫亭荔枝新熟时也。【注释】

    ①九鲤湖:在福建仙游县城东北约十三公里处。相传汉武帝时,有何氏九仙在此修道,骑鲤升天,故有此名。

    ②粤之桂林:桂林在广西,但广西与广东在古代为“百粤”(粤为古代民族名)之地,故两广合称“两粤”。

    ③罗浮:在广东博罗县境,又称东樵山,为道教名山。

    ④越:指浙江省。其地古代是越国,故称。

    ⑤九漈(jì):即仙游九鲤湖的九涤瀑布。漈:闽方言对瀑布的俗称。

    ⑥卒游:完全实现游览的愿望。卒:终。

    ⑦衡湘:衡山和湘江,都在湖南境内。假道:借道,即顺道路过。因为如果游览桂林,就可以路过湖南,所以下文说“不必专游”。

    ⑧江郎三石:江郎是山名,在浙江江山县。山上有三块巨石拔地而起,俗称“江郎三爿石。”

    ⑨庚申:指泰昌元年(1620)。

    ⑩期:约定时间。

    枫亭:地名,属仙游县。【译文】

    去浙江、福建旅游已是过去的事了。我的愿望是游四川峨眉山和广西桂林,以及太华山、恒山等名山;至于出游罗浮山、衡山,则是下一步的计划;去浙江五泄、福建九漈,又是再下一步的计划。但是去四川、广西和陕西关中等地,因为母亲年迈、路程遥远,不能立即出游;衡山、湘江等地,可以在路过的时候游,不必专程旅游。考虑去近处,最好就是经过江郎山、三石,然后到九漈。于是在庚申年(泰昌元年,1620)端午节的第二天,和叔父芳若按期起程出游,这时正是枫亭市巡检司一带荔枝刚刚成熟的季节。【原文】

    二十三日 始过江山①之青湖②。山渐合,东支多危峰峭嶂,西伏不起。悬望东支尽处,其南一峰特耸,摩云插天,势欲飞动。问之,即江郎山也③。望而趋,二十里,过石门街④。渐趋渐近,忽裂而为二,转而为三;已复半岐其首,根直剖下;迫之,则又上锐下敛,若断而复连者,移步换形,与云同幻矣!夫雁宕灵峰,黄山石笋,森立峭拔,已为瑰观;然俱在深谷中,诸峰互相掩映,反失其奇。即缙云鼎湖⑤,穹然独起,势更伟峻;但步虚山即峙于旁,各不相降⑥,远望若与为一。不若此峰特出众山之上,自为变幻,而各尽其奇也。【注释】

    ①江山:明为县,隶衢州府,即今浙江江山县。

    ②青湖:在江山县南,今又作清湖。

    ③江郎山:一名金纯山、须郎山,在江山县城东南25公里,传有江氏兄弟三人登巅化石,故名。山高824米,三石峰直插天穹,俗呼为三爿(pán)石。山半有岩,山下有泉。

    ④石门街:今仍称石门。在江山县南境。

    ⑤缙云:明为县,隶处州府,即今浙江缙云县。缙云县城东8公里的缙云山,亦称仙都山,为风景胜地,好溪两岸10公里范围内,胜景不绝,尤以鼎湖峰最著。鼎湖峰又名玉笋峰,东靠步虚山,西临好溪水,高168米。峰顶有湖,故称鼎湖。

    ⑥各不相降:意为两山高度差不多,不相上下。【译文】

    二十三日 开始经过江山县的青湖。山峦渐渐重合,东边大多是陡直的山峰,十分峻峭,犹如屏障;西边的山不高,缓缓地低伏着。远眺东边山峦尽头处,南部有一座高峰特别突出,直插云天,那气势似乎要振飞。一问,就是江郎山。盯着江郎山朝前赶,走了二十里,过石门街。越行离山越近,山忽然分为两座,再变成三座;不一会儿,山头又一分为二,直直地向下剖去;靠近山,则又是山头尖锐、下面收敛,像要断开、却又相连,人一移动脚步,山形便变换,是与云彩一起变化啊!雁宕山有灵峰,黄山有石笋,丛密、峻峭、挺立,已经是瑰丽的景观,但都位于深山峡谷,众多的山峰互相掩映,反而失掉了各自的“奇”。至于缙云县的鼎湖峰,独立高耸,气势更加伟峻;只是步虚山就峙立在旁边,两山不相上下,远望好像是一座山,比不上这江郎山突出于众峰之上,姿态万千,并尽显其奇。【原文】

    六月初七日 抵兴化府①。【注释】

    ①兴化府:治莆田,故又称莆郡,即今福建莆田县。【译文】

    六月初七日 到达兴化府。【原文】

    初八日 出莆郡西门,西北行五里,登岭,四十里,至莒溪,降陟不啻数岭矣①。莒溪即九漈下流。过莒溪公馆,二里,由石步过溪。又二里,一侧径西向山坳,北复有一磴,可转上山。时山深日酷,路绝人行,迷不知所往。余意鲤湖之水,历九漈而下,上跻必有奇境,遂趋石磴道。芳叔与奴辈惮②高陟,皆以为误,顷之,境渐塞,彼益③以为误,而余行益励④。既而愈上愈高,杳无所极⑤,烈日铄铄⑥,余亦自苦倦矣。数里,跻岭头,以为绝顶也;转而西,山之上高峰复有倍此者。循山屈曲行,三里,平畴荡荡,正似武陵误入⑦,不复知在万峰顶上也。中道有亭,西来为仙游道,东即余所行。南过通仙桥,越小岭而下,为公馆,为钟鼓楼之蓬莱石,则雷轰漈在焉。涧出蓬莱石旁,其底石平如砺⑧,水漫流石面,匀如铺縠⑨。少下,而平者多洼,其间圆穴,为灶,为臼,为樽,为井,皆以丹名⑩,九仙之遗也。平流至此,忽下堕湖中,如万马初发,诚有雷霆之势,则第一漈之奇也。九仙祠即峙其西,前临鲤湖。湖不甚浩荡,而澄碧一泓,于万山之上,围青漾翠,造物之酝灵亦异矣!祠右有石鼓、元珠、古梅洞诸胜。梅洞在祠侧,驾大石而成者,有罅成门。透而上,旧有九仙阁,祠前旧有水晶宫,今俱圮。当祠而隔湖下坠,则二漈至九漈之水也。余循湖右行,已至第三漈,急与芳叔返。曰:“今夕当淡神休力,静晤九仙。劳心目以奇胜,且俟明日也。”返祠,往蓬莱石,跣足步涧中。石濑平旷,清流轻浅,十洲三岛,竟褰衣而涉也。晚坐祠前,新月正悬峰顶,俯挹平湖,神情俱朗,静中沨沨,时触雷漈声。是夜祈梦祠中。【注释】

    ①降:下岭。陟:上岭。不啻(chì):不止。

    ②惮(dàn):害怕。

    ③益:更加。

    ④励:振奋,有劲头。

    ⑤杳无所极:高远而没有尽头。

    ⑥铄铄(shuò shuò):形容烈日极热。铄:熔化。

    ⑦似武陵误入: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人误入桃花源典故,意为好像进入了世外桃源。

    ⑧砺:磨刀石。

    ⑨縠(hú):有皱纹的薄纱绸。

    ⑩皆以丹名:意为那些圆穴,都被称为丹灶、丹臼、丹樽、丹井等。

    九仙之遗:相传这些圆穴,就是当年何氏九仙炼丹的遗迹。

    诚:确实。

    造物:造物主,创造万物的神。酝灵:营造化育神奇美妙之物。

    圮(pǐ):坍塌,毁坏。

    劳心目以奇胜:劳神费眼观赏奇妙的胜景。

    俟(sì):等待。

    石濑(lài):浅水的石滩。

    十洲三岛:指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和蓬丘岛、方丈岛、昆仑岛(一说蓬莱、方丈、瀛洲三岛),都是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作者所涉的蓬莱石滩。

    褰(qiān):撩起衣裳下摆。

    沨沨(fēnɡ fēnɡ):形容如同美妙乐声般的水声。【译文】

    初八日 从兴化府城西门出发,往西北行五里,攀登山岭,四十里,到莒溪,一路上上下了不止数座山岭。莒溪是九漈的下游。经过莒溪公馆,行二里,从石步渡过溪水。又走二里,一条小路往西伸向山坳,北边又有一条石阶道,可以绕上山。这时山岭深邃、太阳酷热,路上没有一个行人,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我估计九鲤湖的水顺着九漈而下,往上攀登定有奇境,于是从石阶道走。芳叔和仆人害怕登高,都认为走错了。不久,四周渐渐狭窄,他们更以为走错了,我却越走越振奋。很快就愈上愈高,路深远得没有尽头,烈日炎炎,我自己也劳累疲倦了。数里,登上岭头,以为是最高顶峰;折转到西山上,还有高过此岭一倍的山峰。沿着山岭来回曲折行走,三里,平坦的田地空旷广远,正好像武陵人误入桃花源的故事一样,不再知道是在万座峰顶之上。途中有亭,从西边伸来的是去仙游县的路,东边就是我所走的路。往南经过通仙桥,翻越小岭向下走,是公馆,有钟鼓楼的蓬莱石,而雷轰漈也在这里。涧水从蓬莱石旁边流出,底下的石头像磨石一样平,水从石面上漫流而过,匀称得如同铺了一层绉纱。稍稍往下,平滑的底部出现许多洼坑,洼坑之中的圆孔,分别称为灶、臼、樽、井,都用“丹”字来命名,是九鲤仙的遗迹。涧水平缓地流到这里,突然往下堕落到湖中,犹如万马初发,确实有雷霆万钧之势,这就是九漈中第一级瀑布奇观。九仙祠就建立在瀑布西边,前对九鲤湖。湖水不甚浩荡,但在万山中显出一片清澈碧蓝,绿树围绕、清波荡漾,大自然造物的神化灵奇真是太奇异了!九仙祠右边有石鼓、元珠、古梅洞等胜境。古梅洞在祠旁边,大石架空而成,石上的缝隙形成门。穿石缝往上走,原来有九仙阁,九仙祠前原来有水晶宫,现在都毁坏了。正对九仙祠并隔着九鲤湖往下坠落的水,就是第二级到第九级的瀑布。我顺着九鲤湖右边走,已经到了第三级瀑布,急忙和芳叔一齐返回。我说:“今晚应当清静心神、休息体力,静候九仙托梦。烦劳心力目力游览奇观胜景之事,暂且等到明天吧。”回到九仙祠,去蓬莱石,光着脚在涧中行走。涧底平旷,水清而浅,轻轻流淌,遍布水中的沙洲小岛如仙境一样,撩起衣襟就越过去了。晚上坐在祠前,初升的月亮正悬挂在峰顶上,低头俯视平静的湖水,眼前的景色和自己的心情都非常好,寂静中只有沨沨的水声,不时地还听到雷漈瀑布的声响。这一夜在祠中祈祷九仙托梦。【原文】

    初九日 辞九仙,下穷九漈。九漈去鲤湖且①数里,三漈而下,久已道绝。数月前,莆田祭酒②尧俞,令陆善③开复鸟道,直通九漈,出莒溪。悔昨不由侧径溯潦而上,乃纡从大道,坐失④此奇。遂束装⑤改途,竟出九漈。瀑布为第二漈⑥,在湖之南,正与九仙祠相对。湖穷而水由此飞堕深峡,峡石如劈,两崖壁立万仞。水初出湖,为石所扼,势不得出,怒从空坠,飞喷冲激,水石各极雄观。再下为第三漈之珠帘泉,景与瀑布同。右崖有亭,曰观澜。一石曰天然坐,亦有亭覆之。从此上下岭涧,盘折峡中。峡壁上覆下宽,珠帘之水,从正面坠下;玉箸之水,从旁霭⑦沸溢。两泉并悬,峡壁下削。铁障⑧四围,上与天并;玉龙双舞,下极潭际。潭水深泓澄碧,虽小于鲤湖,而峻壁环锁,瀑流交映,集奇撮胜⑨,惟此为最!所谓第四漈也。【注释】

    ①且:将近,大约。

    ②祭酒:官名,掌管文化教育。

    ③陆善:当为当地某官员名,具体不详。

    ④坐失:白白失去。

    ⑤束装:收拾行装。

    ⑥瀑布:即“瀑布涤”,九漈中的第二漈。

    ⑦霭(ǎi):云气,水雾。

    ⑧铁障:指山崖。

    ⑨撮:聚集。【译文】

    初九日 离开九仙祠,往下探游九漈的尽头。九漈距离九鲤湖大约数里,从第三级瀑布往下走,路已经断了很久。几个月前,国子监祭酒、莆田县人尧俞,命令陆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