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 第三章 “文化寻根”电影思潮(1)

第三章 “文化寻根”电影思潮(1)(1/2)

    第三章 “文化寻根”电影思潮(1)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与影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导演们及艺术家们一起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在文学上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在电影及绘画批评中,他们被称为“民族文化派”。

    民族文化热首先是在文学领域内兴起,带动了电影的文化寻根,很多电影都是根据“寻根文学”作品改编的,当时最热门作家贾平凹的作品刚刚写出,就被各大电影制片厂争先恐后地拍摄,甚至排队等待他的作品。要了解我国第五代导演的电影风格与审美特点,必须对整个八十年代的寻根文学做一个系统地了解。

    一、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寻根文学”的立场,认为文学的根应该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里,这种文化寻根是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觉醒,也是释放现代观念的能量来重铸和镀亮民族自我形象的努力。他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谜。” **也认为,只有“跨越文化断裂带”,我们才有可能“走向世界”。(《跨越文化断裂带》) 其他文章还有:郑万隆《我的根》,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等等。在他们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