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卷二 赵州禅风(2)(2/2)

然泪下。

    他后来写道:“挺拔的古柏与巍峨而又残破的赵州古塔,仿佛都到了风烛残年,向人们诉说着它的过去和眼前的处境,整个赵州塔院断碑横卧,一片蔓草荒烟的凄凉之景,令人心酸泪落。想到昔日赵州禅风之兴盛,赵州思想影响之深远,而我等不肖子孙,没有能力复兴祖师道场,实在愧对先贤,枉为衲子!”

    不忍祖庭荒落,净慧法师发愿兴复赵州祖庭。从他当年写下这两首诗中,可以体会到他当时的心境。

    来参真际观音院,何幸国师塔尚存!

    寂寂禅风千载后,庭前柏子待何人?

    一塔孤高老赵州,云孙来礼泪双流;

    断碑残碣埋荒草,禅河谁复问源头?

    真际、观音院、国师塔、庭前柏子、老赵州、禅河源头……净慧老和尚的两首诗,意象纷呈,内蕴甚丰。

    那塔,那寺,那人……

    让人生出一种悠远的向往。

    那塔,不是石塔东路起点的塔,指的是唐代初建、元代重建的赵州和尚塔。今天,站在柏林禅寺山门前,看两侧对联“寺藏真际千秋塔,门对赵州万里桥”。联中的“塔”,指赵州和尚塔。

    赵州塔,在今柏林禅寺普光明殿拜台的右侧;与左侧的钟鼓,遥相呼应。

    那寺,即古观音院,今柏林禅寺所在地,始建于东汉末年(196~220年),至今已历1800年,比天下闻名的赵州桥还要早三四百年。

    神话小说《西游记》叙及唐僧玄奘骑着白龙马,带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三个徒弟,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到西天取得真经。

    历史上,玄奘法师从印度取回佛经后,倾其余生精力,译经弘法,其译著数量之大,质量之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为中国历史文化留下了宝贵的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