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老庄论道 > 二、庄子哲学的基本课题(3)

二、庄子哲学的基本课题(3)(1/2)

    二、庄子哲学的基本课题(3)

    儒家所推崇的唐尧、虞舜的时代,在庄子看来,只是“去性而从于心”,用老子的话来讲,就是“失德而后仁”,是失去道德之后的时代。

    儒家以兴仁扬义为治世平乱之道,而在庄子看来,这样一种治世平乱之道,所突出的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推崇。而对于知识的推崇,是一切社会祸乱的根源。

    在庄子看来,人一旦有了知识,一旦有了是非观念,他可以干好事,也可以干坏事。而一个人干坏事的机会要比干好事的机会还要多,所以对于知识的追求、对于知识的推崇,正是社会出现混乱的根源。

    庄子在《胠箧》篇讲:“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跖是与孔子同时代的人物,是一个强盗,他手下有数千人。有一次跖手下的人问跖:“盗亦有道乎?”意思是,我们做强盗的有没有一定的准则呢?跖回答说,怎么能没有呢?肯定是有的。那么这个道是什么呢?跖回答说:

    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眼看去,就知道谁有钱,谁没钱,谁家里有钱,谁家里没有钱。有这样一种能力的人,就是所谓的圣;遇事冲锋在前,这就是勇;撤退时留在最后,这就是义;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遇到突发事件,知道如何应对,这就是智;分赃物的时候,分得很公平,这就是仁。

    庄子认为,在强盗内部也奉行着这样一种道德标准。所以儒家所推行的这一套仁义之道,可以给社会带来好处,也可以给社会带来坏处。甚至可以说,带来的社会害处可能比好处还要大。

    所以,儒家推行的仁义之道行不通,甚至不应该实行。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