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老庄论道 > 二、庄子哲学的基本课题(1)

二、庄子哲学的基本课题(1)(2/2)

秋战国之际,是春秋到战国交际这样一个时代。

    但是到了孟子的时候,就不再是这个问题了。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是直接继承孔子的。在孔子那里,他只讲到一个普遍,他只讲到应当行仁,应当行义。但是在孟子这里,他就不是简单地讲行仁行义。他认为首先应当是国君行仁行义。国君行仁行义,推行一种仁义之政,孟子把它叫做“仁政”。在孟子看来,国君推行仁政,才是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关键。所以仁义的观念,到了孟子这里就变成了一种仁政的观念。

    与孟子同时的庄子,他所遇到的问题,和孟子所遇到的问题相似,或者至少说相近,他也不是简单地像老子那样讲到一个“无为而治”,或者说像孔子所讲的那样一个“兴仁扬义”,或者像墨子讲的那样一个“兼爱非攻”。他并不认为通过这些就可以改变社会面貌,就可以救治社会弊病。

    庄子认为,这样一些问题,现在根本就无从谈起。他怎么讲呢?他说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人连自己的性命都无法保障的时候,要让这个人谈论国家的大事、国家的大政方针,那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他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什么?他考虑的问题是个人的生存,是个人的存在。

    《人间世》篇讲: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庄子通过这三句话,概括了当时的社会状态。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一个人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能够那样活下来,就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在《庄子》一书中,看到过很多受过肉刑的人,如《养生主》中的右师,《德充符》的申徒嘉、叔山无趾等,可以想见,在庄子生活的时代,一个人的身体要保持完好而不被残害,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这就是庄子所谓的“方今之时,仅免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