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给大忙人看的易经智慧 > 噬嗑卦:噬肉得金,断狱以公正无枉(2)

噬嗑卦:噬肉得金,断狱以公正无枉(2)(1/2)

    噬嗑卦:噬肉得金,断狱以公正无枉(2)

    宋仁宗时,名吏朱寿昌迁调为阆州主管。当地有个劣绅雍子良,常杀人,却仗着财势免于一死。朱寿昌就任之后,雍子良又杀了人,然后买通里民去顶罪。

    囚犯被带到监狱后,朱寿昌察觉其中有异,就讯问囚犯说:“我听说雍子良给你十万钱,又答应让你女儿作媳妇,另外你儿子也作他女婿,所以你就顶罪,替他受死,有这回事吗?”囚犯一听,脸色大变,朱寿昌继续说:“你即将受死刑了,说不定到时你女儿会沦为婢女,雍子良也会说十万钱是雇佣她的酬劳,又不肯让你儿子作他女婿,你怎么办?”囚犯听了,心中已觉悟,泪流满面地说:“我的命差点被误了。”就将实情说出来。

    朱寿昌于是立刻将雍子良正法,整郡的人都称赞朱寿昌明察善断。

    在这里,朱寿昌的做法,显然不在于破“案子”,他的目的是做到切实惩恶扬善,好人不被冤,作恶者不逍遥法外,这才是真的“明罚敕法”。

    当然,在一些时候,某些手中握有权柄的在位者,遇到这种复杂的情况,并不能耐心细致地去明察秋毫,弄清真相,因而,也就失去了公明决断的前提。这显然严重违背了噬嗑之道的实质精神,实在是一个不称职的长者。而由其所导致的危害,显然也是很严重的,真正英明而负责任的掌权者,绝对要杜绝此类事情发生。

    唐初名臣魏征,曾认为唐太宗于“刑赏”“治狱”之事“有所未尽”,于是在贞观十一年上疏:“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之所以与天下为画一,不以贵贱亲疏而轻重者也。今之刑赏,未必尽然。或在乎好恶,或轻重由乎喜怒。遇喜则矜其情于法中,逢怒则求其罪于事外。……刑滥则小人道长,赏谬则君子道消。小人之恶不惩,君子之善不劝,而望治安刑措,非所闻也。”针对刑法治狱的不公不正之道,展开了猛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