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红楼梦中的国学智慧 > 【第八章】非主流哲学的反思(5)

【第八章】非主流哲学的反思(5)(1/2)

    【第八章】非主流哲学的反思(5)

    贾政正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对科举自然也是这种眷恋之情。冷子兴说:“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贾政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他老爹临终时遗本一上,皇帝不知是“因恤先臣”还是收买人心,即时令他哥哥贾赦袭官外,还额外赐了他一个主事之衔。出于知识分子的自尊,贾政不愿当“膏粱轻薄仕宦之流”(林如海语),希望能通过科举来实现他的理想,证明自己的文化品位。他认为能体现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也就是“深精举业”了,可惜一生却无用武之地。岁月一天一天地流失,他就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了,不幸长子夭折,次子又不可能替他实现这个夙愿,眼见自己的头发也花白了,深深地陷入了与杜甫“名岂文章著”相似的人生错位与背谬当中。

    科举可以看做统治者对知识分子的妥协,也可以看做统治者对知识分子的阴谋。对知识分子而言,毕竟科场文章与儒家理念有着很大的出入,形成了学问与形式的矛盾,也形成了理念与现实的矛盾。更让科举当时的设计者想不到的是,伴随着科举,在全中国内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规范和人生规范,这样的规范是那么顽固又是那么强大,以至于每个仕宦之家的子弟,一出生,他的命运就这样写定了,要么科举成功成为人上人,要么科举不成功,成了孔已己。对于贾政而言,他也为这样的矛盾深深地苦恼着。这个“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的贾政,也不得不“因在子侄辈中,少不得规以正路”;这个以科举为“正路”的贾政,也“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余事多不介意”;这个本来应该仕进心理很强的贾政,也每每有“归农之意”。

    贾政的人生既有为当时的社会规范与人生规范束缚的一面,也有他自我设定的一面。面对这样的人生他也有悔悟的时候。第七十八回说:“近日贾政年迈,名利大灰,然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因在子侄辈中,少不得规以正路。近见宝玉虽不读书,竟颇能解此,细评起来,也还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就思及祖宗们,各各亦皆如此,虽有深精举业的,也不曾发迹过一个,看来此亦贾门之数。况母亲溺爱,遂也不强以举业逼他了,所以近日是这等待他。”当然贾政只能是小悟,大彻大悟,他是做不到的。这也是古代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境界,挣脱不了那科举定下的社会规范与人生规范。如果大家都能大彻大悟,那么科举也就不会走到那个地步了,社会也不会变得明清时代那样死气沉沉了。

    贾政还小有灵气,他曾经自谦说:“你们不知,我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如今上了年纪,且案牍纷烦,于这怡情悦性文章上更生疏了,纵拟了出来,不免迂腐古板,反不能使花柳园亭生色,似不妥协,反没意思。”(第十七回)其实能懂得迂腐,至少不会一直迂腐下去;懂得古板的人,至少不会一直古板下去。林黛玉说:“实和你说罢,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因那年试宝玉,因他拟了几处,也有存的,也有删改的,也有尚未拟的。这是后来我们大家把这没有名色的也都拟出来了,注了出处,写了这房屋的坐落,一并带进去与大姐姐瞧了。他又带出来,命给舅舅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