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生生神学 > 第四章 汪维藩的神学思想(10)

第四章 汪维藩的神学思想(10)(2/2)

1:23);“他(基督)也是教会全体之首”(西1:18)。前文已有详细论述。

    (4)教会是基督的新妇(弗5:25-32,启19:7)。基督爱他的教会,曾为她舍去生命,付出过血的重价,尽管历史中的教会常是多灾多病,但恩主基督总是保养顾惜,用永恒之**摸她的伤痕,洗去她的血污,擦干她的眼泪,为使教会成为圣洁,基督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使她可以献给自己。

    (5)教会是圣灵的殿(彼前2:4-5)。蒙神拯救来到主面前的他的儿女,都是一块块“生命之石”,同被建造成为“灵宫”,成为一座“圣灵的宫殿”。

    (6)教会是神所耕种的田地。在“撒种的比喻”里(太13:24-30,36-43),主将整个世界看为上帝自己的田地,而教会,可以说是上帝自己耕种的一块“试验田”。在主耕种的过程中,亚波罗,保罗等圣徒都不过是“执事”,都只不过是神的佣人、按照“主所赐给他们各人”的不同恩赐,引导信徒在信心上有所长进。

    汪维藩指出,“教会的属灵地位并不等同于历史过程中现实教会的状况,但却给历史过程中的现实教会指明了一个应当追求的方向,和一个应当攀登的高度”同上。

    教会的体与用

    汪维藩说,在中国人看来,“体与用”是一对互为表里的范畴,既没有无体之用,也没有无用之体,这一对范畴用在教会观上,“体”是指教会本身的灵性本质,是指教会的坚如磐石的根基,这根基就是承认并相信主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这根基就是耶稣基督,只有把教会建立在主耶稣身上,这才是把教会建立在永久的磐石上。教会的“用”是指教会的社会福利事业,教会的社会作用与影响。

    过去,中国教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教会的“用”上面,办教育,办医院,办文字出版事业等等,却忽略了教会的“体”,即教会本身灵性上的建设,成了“无体之用”,正如赵紫宸先生所说,“把宗教铺张开来,弄得身体太大,心脑太小,几乎把基督教的中心作用忘记了”赵紫宸今后四十年中国基督教教义神学可能的发展金陵神学志,1950见:汪维藩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神学思考的影响金陵神学志,1998,36(2);“中国(教会)的大患在于今日,就是无体之用”赵紫宸教会的体用与其必然性见:汪维藩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神学思考的影响金陵神学志,1998,36(2)。汪维藩说,今天,少数地方靠医病赶鬼发展信徒,也同样是无体之用,把教会建立在这些上面,等于是把教会建立在沙土上。因此,对于中国教会来说,“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教会本质、本体的建立上,仍是当务之急。教会应当在社会上显出她的作用,但不能忘记‘无体之用’的教训。片面追求功用与功能的教会或基督徒个人,均为本末倒置,华而不实”汪维藩中国神学及其文化渊源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文字工作室,199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