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生生神学 > 第四章 汪维藩的神学思想(8)

第四章 汪维藩的神学思想(8)(2/2)

灵,一致的看法,相互结合或连接在一起”(林前3:1-3)。汪维藩说,中国传统文化多中求一,殊途同归,和而不同的思维对此领悟很深,容许事物的多种多样存在,并在其间寻求一致,寻求和谐。在教会中排斥其他肢体意味着否定自己的存在,那种以一概全,独尊某一教派背景、某一神学观点、某一崇拜仪式的想法和做法,都只能扼杀并摧残圣灵所赐给教会的活泼生机。我们绝对需要的是“多中求一”,这个“一”,并非“统一”或“一律”而是意味着和谐、一致。

    其四,培育源于圣灵的纯洁与真诚。**、腐化、贪婪等等罪恶就像旧酵和腐蚀剂会使面团(指教会整体)揉不到一起,因此教会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除去教会内部的恶,培育源于圣灵的纯洁与真诚,无此,教会不可能成为一个纯洁、真诚,凝聚在一起的新团。

    其五,万有都是出于上帝,信徒应当平等相待。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教会不能合一的又一原因,按贫富分门结党,这不只是藐视穷人,更是藐视上帝的教会。

    第八节  教会的永恒性与历史性

    汪维藩认为任何一个地方的教会,都是神的教会的一部分,因而带有永恒性,但神的教会又是具体存在于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因而任何一个地方的教会又具有历史性和地方性汪维藩哥林多前、后书释义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神学教育委员会,19927。

    汪维藩坚持奥古斯丁以来教会正统的立场,认为地上的历史中的教会中有罪恶和罪人的存在。作为历史中的教会从来不是圣洁没有瑕疵的,她始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也有兴衰起落,从使徒时代起,地上的教会里就有罪恶的存在,甚至有时在某些地方,教会还曾被不义的人和罪人操纵过。他说:

    “历史上的教会,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人难以绝对分清‘麦子’和‘稗子’,教会之主也不让他的仆人去薅掉‘稗子’,免得连‘麦子’也被***(太13:24-30,36-43)。”汪维藩基本要道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198557

    只有到了新天新地的时候,一个纯净无瑕的属天的圣城“新耶路撒冷”才会从天而降,永恒的、圣洁的、没有瑕疵的教会才完全“预备好了,装饰整齐”。但是历代的先知、圣徒又都列身于这一连绵不绝的,具有漫长历史的属灵教会之中,所以对于历史中的教会,基督总是“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弗5:25-27)。历史过程中的教会也要不断洗净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成为圣洁。这一洗净的过程,也正是教会在历史中不断进行自我改革,不断建立自身的过程,中国教会的“三自”运动,“正是基督用水藉着道把他在中国的教会洗净的一个过程,最显见的,是洗去了中国教会‘洋教’的玷污”汪维藩基本要道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19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