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生生神学 > 第四章 汪维藩的神学思想(3)

第四章 汪维藩的神学思想(3)(1/2)

    第四章  汪维藩的神学思想(3)

    “神子基督,先于万有。他本有神的形象,本有神的威严、权能与尊荣;但他竟甘愿卑微,并为奴仆。

    惟其降卑至极,故上帝将他升为至高,其高超乎万有之上。他本富足,竟为人类成为贫穷;惟其贫穷,故上帝乃立他承受万有。

    权柄与名位,既非他所留恋,亦非他所企求。他甘愿虚己,故上帝能使他充满万有;他倒空自己,故上帝能叫一切丰盛在他里面居住。”汪维藩归途集福州:福建基督教协会出版,19955

    他又说:

    “君王,首先意味着公仆。伟大者必为众人之仆婢,居首者必为众人之家奴,这是一条属灵的法则。基督毕生为奴为仆,竭尽心力以役于人,故他配为奉主名而来的君王。”

    “他高贵,却又谦卑;他尊荣,却又平凡。他是王,却无帝王的威风;他是主,却无人主的盛气。

    他是主,却像奴仆伺候自己的门徒;他是王,却没有登上王宫的宝座。……他的威严与尊贵,蕴藏于卑微与屈辱之中;他舍弃,忍受父的离弃,但却以他的软弱吸引并征服万人!”

    “神子基督,自甘卑微已到极处;他必被高举,超乎万名与诸天之上。

    若无卑微,何来高举?若无死亡,何来生命?若无幽暗,何来光明?”汪维藩归途集福州:福建基督教协会出版,19959~14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汪维藩虚己的基督论中充满了《周易》的“反复之道”和“变易之道”,即周而复始,往而复返,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既不是一条一去不复返回的直线,又不是一个首尾相接的封闭环路”汪维藩中国神学及其文化渊源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文字工作室,19971;充满了道家老子提出的万物变动的总法则——“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是说事物发展到极端,就有一种朝反方向运动的趋向,“弱者道之用”是说事物在柔弱中最能显示其强盛的生命力牟钟鉴论老子的“道”东岳论丛,1994(1):66~70,即所谓的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柔弱胜刚强。只有受这种辩证思维影响的中国基督徒才能深刻理解虚己的基督,才能从耶稣基督的清贫中看到他的富足;才能从耶稣基督的卑微中看到他的尊位和至高;才能从耶稣基督的软弱中看到他的千钧之力和征服万人。

    (二)受苦的仆人

    这一点和汪维藩坚持的“受苦的上帝”的观点是连贯统一的。他认为上帝不仅是一位受苦的上帝,还是一位充满忧患、不安与忧虑的上帝,是一位为人类的罪孽忧虑操劳的上帝,因此,在他眼中,道成肉身进入人间的基督就不能不是一位“受苦的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