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俄-赫尔岑 > 苏联国家文学出版局1955年版《赫尔岑九卷集》的注释

苏联国家文学出版局1955年版《赫尔岑九卷集》的注释(2/2)

年4月30日),暑名И-P。

    在第三篇论文中赫尔岑从一个新的方面发展了哲学跟生活相结合的必要性的思想。一般说来这篇论文专门反对使哲学和科学完全脱离生活实践的需要,以及把它局限于狭窄的专门学者的圈子里的企图。

    赫尔岑揭破了在科学脱离生活及其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会学术”的坏处。抽象的、人为的、不能应用于生活的结构,与此并列的狭隘的、不发展的经验主义,乃是一堆“没有联系的经验,没有一个总的目的的观察”;按照赫尔岑的看法,缺乏科学的方法以及厦玫哲学艰涩的语言,这就是“学者们的手艺匠专门化”的有害的后果。根据赫尔岑的见解,真正的学者乃是当代社会生活的积极参加者,是公民兼学者,是有着广阔的眼界和活生生的实践行为的人。

    论文中清晰地表明了赫尔岑世界观的唯物主义基础。他确信“真实的世界无疑是科学的基础,不依据自然,不依据事实的科学,正就是一些华而不实的人的虚无飘渺的科学”。同时在这篇论文中也可以看到赫尔岑的唯物主义并未完成,以及唯心主义的用语。比如,他写道:“在生活中受到偶然性等等所侵害的自然,在科学中从偶然性和外界影响的支配下解放出来,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可以说,自然渴望自己从偶然的存在中解放出来,在科学中理性完成了这一点”等等。

    论文中尖说地批判了学术专家的形而上学的思惟。这些人的特色,如华而不实的人的一样,就是“解剖不可分割的事物”,没有能力在现象的活生生的联系上和整体性上了解现象。赫尔岑则与之相反,他认为“一切活的东西,只有在作为整体的时候,在内在和外在、一般和个别共存的时候,才是活的和真实的。生命是结合了这两个因素的:生命乃是两者永远互相转化的过程。”

    论文中包含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颇为有趣。赫尔岑一方面对于黑格尔在哲学思想发展当中的作用作出很高评价的,同时也注意到黑格尔哲学的保守倾向。用赫尔岑的话来说,即黑格尔常常“把原理探索出来而不敢承认原理的一切结果,他不去寻找简单明了的、自然的、当然可以得出的结论,而还要让它跟现存的事物相安无事”。

    第46页..轮迴——灵魂的转世。

    第51页..科学的祭司——这里祭司一词原来的意义是古代犹太人中的教士阶极。

    第57页..检验尸体——验尸即解剖。

    ..柏林的教授们——赫尔岑指的是黑格尔右派。

    奥埃尔镇——普鲁士的一个市镇,1805年拿破仑曾在这里大败德军。

    ..费希特..暂时丢开了书卷。——在拿破仑入侵德意志时,费希特曾以社会政治问题的讲演人的身分出头演讲。

    第58页..卢克索尔方尖碑——古埃及拉姆泽二世建立在卢克索尔的阿蒙寺院入口处的两个方尖碑之一。1831年被运到巴黎,安置在和睦广场上。

    第64页..弗朗齐亚博士治下的巴拉圭”共和国”——指1814—1840年巴拉圭共和国弗期斯·豪斯·哈斯巴·罗德里盖斯独载的**统治。

    第65页..列出一切蕴涵——在逻辑中,蕴涵是一个概念对另一个更一般概念的隶属。

    第67页..像拿破仑看待观念学家那样——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法兰西哲学派别的代表人物自命为观念学家(卡巴尼斯,特别是台斯特·德·特拉西①)。拿破仑在“观念学家”这个用语中带有讽刺的意味,指“抽象的理论家、梦想家”。

    ①

    Cabanis(1757—1808),DestuttdeTracy(1754—1836),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家和哲学家。——译者注

    第69页..Toutceque1’On..——引自波代洛的《诗的艺术》(1674)。

    论文四 科学中的佛教

    初刊于1943年《祖国纪事》第十二册第二部57—74页(书刊检阅许可——约1843年11月30日),署名И-P。

    赫尔岑认为《科学中的佛教》一文具有巨大的意义。他在1843年2月4日的日记中曾经写道:“波特金称这篇哲学论文是一首symphoniaeroi-ca①。

    ①(意大利语)英雄交响乐。

    我接受这种称赞——事实上它正是我带着火热而兴奋的心情写就的。这就是

    我的诗篇。我所谈的科学问题是与一切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我在这里可以把充塞胸中的话用另一些言语吐露出来。

    赫尔岑断言作为社会动物的人,其使命就是旨在改善生活、改善社会秩序的积极活动。

    能够使人满意并导致胜利的正确活动,乃是有意识的、力求达到目的的、有理智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只有在一个人以关于生活的规律及其发展的进程和前途的知识武装起来的时候,才有可能。科学和哲学正是向他提供了这种知识。

    然而这么一来,哲学本身的价值以及它的社会意义就因为它应用于生活以及它对实践活动的意义而发生了变化。赫尔岑写道:“对人来讲科学乃是一个阶段,生活在这个阶段的两个方面都有,一个方面是天然而直接的生活,向它进行着;另一方面是自觉而自由的生活,从科学那里出发的”。在断言哲学同实际社会活动的联系的必要性的时候,赫尔岑曾经尖锐地抨击了哲学脱离生活、“纯”知识以及把科学了解为目的本身的认识。他指出同现实“调和’,为现实辩护,拒绝反对生活中腐朽反动的事物的斗争,都是这样了解哲学的基础。赫尔岑在这里所批判的首先是针对着黑格尔哲学带来的那些保守的结论。

    赫尔岑公正地注意到黑格尔“在打开精神领域的时候,谈论着艺术、科学,然而却忘记了跟一切历史事件纠结在一起的实践活动”,注意到自命得出了世界历史的最终目的乃是黑格尔的特点。黑格尔哲学的这个缺陷在德国黑格尔右派的观点当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赫尔岑的批判同时也是针对俄罗斯黑格尔信徒提出的。

    赫尔岑痛斥那些认为人类已经获得“绝对知识”和“绝对的存在形式”,因而也就想要把社会现存的对劳动人民的剥削、饥饿、贫困现象说成钝系“偶然”的人们。论文证明赫尔岑的民主主义,及其想要使哲学为先进的人们争取改善劳动人民的地位的斗争服务的意图。

    赫尔岑把创立以服务于实际的革命活动为使命的新哲学的希望,首先跟俄罗斯思想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他写道,“把我们北方货币投入人类思想宝库这项伟大的使命也许就在这里开始了;也许我们这些很少生活于往日的人们,就是确实地统一科学和生活、言论和行动的代表人物”。这几句话里面显明地表现了赫尔岑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他对俄罗斯思想力量的信心。

    论文中表现了赫尔岑的历史的乐观主义。从之一点来说,赫尔岑这篇论文的结尾是有重大意义的,在这里他谈到了对未来的信念,确信在艰难的绝望的时刻是会获救的。在尼古拉反动统治的条件下,赫尔岑的论文成为“正义行动”的号角,即为了光明的未来、为了人民的幸福而起来反抗**的农奴制度的号角。

    第72页毁弃自己的灵魂的人..——录自《福音书》。

    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录自《新约》《雅备书》2,17。

    ..他们组成了科学的马其顿枪兵密集方阵——古希腊重武器步兵的一种特殊战斗队形。

    哈里法特——七、八世纪形成的包括阿拉伯、北非和西班牙的一部分的阿拉伯哈里法、伊斯兰教国家首领所统治的疆域。

    阿尔罕波里——哈里法在格列南特(西班牙地名)的宫殿,是东方艺术的卓越的纪念物。

    第76

    页假如亚伯拉罕毫不犹豫即可杀掉以撒的话,那么还用得着去考验他吗?——见《创世纪》22章,上帝为了要考验亚伯拉罕,命令他用他的儿子以撒作牺牲。

    历尽精神现象的苦恼..——即体验了对知识和真理的探求。赫尔岑在这里使用这个术语,是从黑格尔的阐明认识发展的唯心主义理论的《精神现象学》这部著作而来的。1842年2月3日赫尔岑给A.A.克拉耶夫斯基的信函中写道:“最后,我很好地把《现象学》读完了..我心脏在跳动,怀着一种非常严肃的心情读完了它..”

    很多年以后,赫尔岑忆起四十年代初他学习黑格尔哲学的情况时,曾经在《往事和思索》一书中写道:“我甚至这样想,没读过黑格尔《现象学》和普鲁东的《社会经济矛盾》,没有经过这一熔炉和锻炼的人是不完全的,是不现代化的。”(《往事和思索》第四部第二十五章)

    第77页用达尼拉火热的字母写着——圣经神话,先知达尼拉曾经向巴比仑王伐勒塔窿解释预言巴比仑灭亡的用火热的字母涂写在宫墙上的话。

    第78页..nuovitornlenti——引自坦丁的《神曲》(《地狱》第六章)。

    第84页谢林的叛变行为..意味深长..——指晚年谢林的反动的《启示哲学》,这时他完全丧失早期哲学中曾经具有的积极的辩证法的因素。

    第85页..浮士德朝之走去的母神——在歌德的《浮士德》第二部(第一幕)中,浮士德走进了母神居住的世界,即走进了一切存在的原形的世界,并从这个世界之中引出了海伦和巴里斯的无形体的影子。

    由于科学高于生活,因而科学的领域是抽象的。它的完备性是不完备的——这种思想在这篇论文中得到了发展,其目的不只在于反对哲学脱离实践活动,而且也在于反对极力想把逻辑、思想摆在自然之上的唯心主义。关于这一点赫尔岑在1845年1月曾经这样写给奥格达夫:“附带说明一下,你写道:‘逻辑毕竟是抽象的’;是的,不言而喻,正是由于这种超越生活的高深使得它低于主活。请你读一下论述这一点的我的第四篇论文。我直截了当地提到了这一点。你是完全正确的,自然科学因此就冥顽不灵,逻辑很想用它的普遍因素窒杀局部自由的自然。”

    第86页Warumbinichverganglich,OZeus——摘自歌德短嘲诗《一年四季》(1796年)。

    第88页..把一切偶然的、日常的、衰颓的..都称为现实的,从而也就是有权利被承认的事物——这个批判,赫尔岑是直接针对鼓吹“跟现实妥协”的俄罗斯的黑格尔信徒而发的。

    第94页记得是在《哲学史》中——赫尔岑大概是指黑格尔在他的《哲学皮》的《导言》中的话:“举凡一切在天上或地上发生的——永恒地发生的,——上帝的主活以及一切在时间之内的事物,都只是力求精神认识其自身..”

    第95页..“一切都卷入其中的..得到安宁。”——引自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序言)。(译者按:赫尔岑所引文句,与新版的俄译本大有出入,中译与1962年商务版中译本亦不同,请参阅中译本第30页。)

    第97页莱辛把人类的发展称为教养——这种思想被莱辛贯串在他的著作《人类教养》(1780)之中。

    第98页..统摄的个性(ubergreifendeSubjectlvitat)——赫尔岑袭用黑格尔这个术语来表示精神所固有的那种在其发展中超越其自身所设立的界限,使这种发展的每个下一阶段,都成为高于上一阶段的属性。

    第100页..斯宾诺莎的一个伟大思想..virtus——参见斯宾诺莎《伦理学》第五章第四十二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