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仕途的玄机 > 第十二章 昏君的牺牲品——半兽三吏(8)

第十二章 昏君的牺牲品——半兽三吏(8)(1/2)

    第十二章 昏君的牺牲品——半兽三吏(8)

    阳球对王甫并不陌生,实际上,如果不是对他倒行逆施的罪行极其熟悉,也就不会激发起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决心。

    王甫和曹节从桓帝朝起任中常侍,把持朝政近二十年来恶贯满盈。桓帝之弟刘悝封为勃海王后被贬为廮陶王,他请王甫帮助复国,许诺以五千万钱作酬谢。桓帝驾崩前遗诏恢复刘悝勃海王的爵位,刘悝认为这不是王甫的功劳,将此事一笔勾销。王甫由此记恨,勾结司隶校尉段颎诬陷刘悝勾结中常侍郑飒、中黄门董腾谋逆,灵帝下诏严查,刘悝惊恐中自杀。他的妃妾十一人、子女七十人、伎女二十四人全部死在狱中。勃海国傅、相以下官吏,因为辅导王不忠的罪名被悉数诛杀。

    灵帝即位以来,王甫又跟曹节联手杀死大臣陈蕃、窦武。灵帝宋皇后是勃海王刘悝王妃宋氏的侄女,王甫担心宋皇后对他不利,又与太中大夫程阿诬陷皇后挟左道祝诅,怂恿灵帝在光和元年(178)废掉宋皇后。宋皇后忧虑而死,父亲兄弟也尽数被杀。据说灵帝曾梦到桓帝怒斥:“宋皇后何罪而绝其命?已诉于天,上帝震怒,罪在难救。”

    如此丧尽天良地祸乱朝政肆意妄为,连宦官中相对正直者也对他极为厌恶。中常侍吕强上灵帝书中甚至写道:“伏闻中常侍曹节、王甫、张让等,及侍中许相,并为列侯。节等宦官祐薄,品卑人贱,谗谄媚主,佞邪徼宠,放毒人物,疾妒忠良,有赵高之祸,未被■裂之诛。”明确指出王甫应该遭到车裂,这近于诅咒的言辞已极能说明问题。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王甫的养子王吉比他还要残酷十倍百倍。

    王吉本是陈留郡浚仪县(故城在今河南开封西北约二十里)人,从小喜好诵读书传,喜欢名声但天性残忍。因为王甫的缘故,年仅二十余岁就出任沛国相。

    王吉的聪明和勤奋是毋庸置疑的,他晓达政事,在断察疑狱、发起奸伏等方面的能力远超众人。到任后王吉下令郡中吏民互相揭发,强令必须检举奸吏豪人中常犯纤微过错或者贪图酒肉等些许便宜的,而且特别规定出考核检举进度的条例。纤毫之过也不能容忍,其实不过是在借机清除异己,大批国中官吏因为已过去数十年的过错被从官府除名,大清洗之后的沛国空置出大量的吏职,王吉专门挑选剽悍吏员充任箭头,击断非法。

    史传中并没有王吉临民的具体案例,然而简单的描述却也足以叫读史之人不寒而栗。王吉规定如果父母生子不养,立即处死并将尸体合着土棘埋掉。王吉杀死囚犯后惯例要把分解了的肢体放置车上,旁边写好所犯罪行,周游属县宣示吏民。沛国下辖二十一县,若按两天游完一县也需将近一个半月。在夏天温度较高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