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仕途的玄机 > 第十二章 昏君的牺牲品——半兽三吏(7)

第十二章 昏君的牺牲品——半兽三吏(7)(1/2)

    第十二章 昏君的牺牲品——半兽三吏(7)

    朱并告发张俭和同乡二十三人自诩为本郡“八俊”、“八顾”、“八及”,而以张俭为首。建宁二年(169)十月,灵帝下诏逮捕张俭等党人。大长秋曹节、中常侍侯览借机暗示有司,一并抓捕第一次党锢之祸中未予处死的李膺、翟超、范滂等一百余名党人。天下再起大狱,李膺等百余人尽数死于狱中,结怨的人竞相构陷,州郡官吏秉承上意,牵引株连六七百人,禁锢五属{14}。

    熹平五年(175),永昌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陈冤,灵帝大怒之下杀死曹鸾,再次下诏令州、郡重新追查党人,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有在任为官者,一旦查出即行免官,禁锢五属。

    无法获知张俭要是能够预料他对侯览的攻击竟会引发第二次党锢之祸的话还是否会坚持开始的选择,当下的现实是,他已经成为第二次党锢之祸的罪首、帝国第一通缉犯。张俭的逃亡之旅一路血腥,党人之首、攻击宦官为他赢得了帝国范围内的声誉和崇敬,为协助他逃亡无数人不惜破家亡族。

    逃至东莱李笃家后,外黄县令毛钦闻讯而来。李笃游说县令不可抓捕张俭,张俭天下知名,您也应该明白他逃亡并非真有其罪,就算有机会抓到他,您难道忍心动手么?县令的回答出乎李笃预料,蘧伯玉把仅是自己能做君子当做耻辱,您为何却想要独力承担保护张俭的义举呢?李笃明白县令不为抓捕而来却要帮助张俭逃亡的意图后放下心来,今天您已经分掉我一半的义举了。张俭被李笃护送逃出塞外幸免于难,他所经历过的地方,收容过他的人家获罪伏重诛乃至合家遇难的不下数十家,郡县都为之残破。

    然而,从求全责备的至高道德角度出发,传奇般的逃亡却是需要被谴责的。同属党人之列的夏馥感慨:“孽自己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为此,夏馥的选择是伪装之后独自逃入深山做佣工。如此行为,比起为保一身安全而将数十上百无辜之人牵连致死亡,实在高出太多。

    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张俭先前的一切义举便不能不和人性中自私冷酷,甚至是沽名钓誉有联系。于是,至为遗憾的事情便是,本来张俭的不畏强暴可以使他成为道德上的楷模,可最后的逃亡却难以叫后人对他没有非议。

    六 王吉行尸

    阉祸为害愈演愈烈,身为士大夫一员的阳球自然也不会漠然处之,他对宦官的憎恶并不下于任何人。此时正是中常侍王甫、曹节奸虐弄权的时候,看着阉竖横行而满朝大臣束手无策,阳球拍着大腿怒斥公卿无用:“若阳球作司隶(校尉),此曹子安得容乎?”要明白阳球的自信为何一定要建立在司隶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