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仕途的玄机 > 第九章 致命的自负——帝国守令(5)

第九章 致命的自负——帝国守令(5)(1/2)

    第九章 致命的自负——帝国守令(5)

    当现实世界中的所有人或事都被认为是不够高明或者错误的时候,严延年开始断定这个世界发生了扭曲,而他肯定遭遇到不公正的对待。这就是他牢骚不断的根本原因,然后,他要因为这样的心态获得一个死亡的结果。

    四 佐吏之害

    作为帝国精英,位高权重、**千里的太守职责重大,此一职位确实非常人可以胜任。治绩卓越与否不仅取决于太守的才略,关键处还有与同僚的协调,对部属的有效驾驭,毕竟太守应以掌控全局为主而非事必躬亲,宏观的决策与微观的事务均需有助手具体完成。

    一郡之内太守、都尉几乎不相上下,两者间存有相互制衡的关系,已在第三章做过讨论。就太守官属系统而言,重点在佐吏、属吏。本朝官制,丞、长史等郡府的佐吏,由朝廷任命辅佐太守;功曹、督邮、主簿、掾等属吏,作为太守更加直接的行政事务助手由其本人任免,除三辅和特殊情况之外,皆须选任本郡人氏。

    这样的制度设计完全出于提高效率的考虑。一方面因为帝国疆域辽阔带来方言的巨大差异,一方面高阶官吏的频繁调动必然使得太守很难熟悉当地情况,严延年即为一例,其涿郡太守的任期不过两年多的时间,要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全面把握郡中细节绝无可能。与此同时带来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太守和佐吏、属吏的关系。

    纯粹理论上的探讨必然导致这样的结论,由于太守几乎垄断了郡中的一切权限,佐吏、属吏都没有和太守对抗的任何可能,这一结论符合多数情况。

    成帝时期(竟宁元年即前33年六月至绥和二年即前7年三月)的大臣朱博出任冀州刺史,因为其出身本为武吏,所以并不熟悉文法,上任之初受到属吏有意刁难。刺史需要巡行所部各郡各县,属吏中有年老奸猾之人担任从事,暗中唆使吏民数百人在道路上拦住刺史的车驾,要求陈诉冤屈。从事当即请求朱博留在县里,把事情处理完毕再走,想要给朱刺史一个难堪。

    对此心知肚明的朱博,命令车驾准备返回,等到车马就绪待命后,出来接待告状的几百吏民。朱刺史安排从事大声宣布处理原则:要检举县丞、县尉的,这不在刺史职责范围之内,请到太守府检举;要检举二千石级别的长吏的,刺史巡行完毕回到治所,请来刺史府中说明情况;如果是百姓受到官吏的冤枉以及贼盗官司纠纷等事,刺史将安排下属相关负责人接待。宣布完毕后朱博停下车马,按照这个分类开始办公,将每一个人都安排到相应的办事人员处解决问题,四五百人片刻之间便接待完毕。所有心存刁难之意的人都没有料到,刺史的应变如此神速高效。朱博显示了自己的能力也并没有放过从事,将其斩首,从此约束下属令行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