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明朝一哥王阳明 > 第十三章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阳明心学在我心中(5)

第十三章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阳明心学在我心中(5)(1/2)

    第十三章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阳明心学在我心中(5)

    这就好比一款极好的杀毒软件,你不去添加注册码,不能更新,反倒大大咧咧上黄网,搞出一堆病毒木马,有个鸟用?

    综上所述,用一个例子来概括心、良知、意、物(事)的关系。

    心是一台笔记本电脑,它有很多用途,比如电影《有话好好说》里的姜文就拿它当板砖来砸人,再比如你去旅行没带枕头用它枕着睡觉,但笔记本电脑的正途,生产它的目的是拿来开机使用的。同理,心的社会意义,之于你的终极价值是用来明辨是非,作出取舍的,这项正儿八经的功能就是良知(是非之心)。

    心(良知)之所发便是意,发动就是开机,意就是操作系统。

    本来你在操作系统里上网打游戏都没有问题,但有一天你突发奇想,要试一试工信部出品的“绿坝—花季护航”软件,手贱的你点开了下载页面。

    下载的行为就是“意之动”。

    软件下下来了,你的操作系统也快崩溃了。打开Word想写篇文章,敲出来的都是XXX的过滤词;打开浏览器,稍有些露骨图片的网页都打不开,还经常弹出“绿坝系统提醒您,以上内容包含不良信息”的对话框。你的电脑废掉了。

    打文章、上网的行为就是物(事)。

    于是,深感好奇害死猫的你不得不发问:如何卸载绿坝?

    当然,你可以重装系统,你可以格式化硬盘,但最重要的是拿出电脑说明书,怀着严肃而认真的态度阅读一遍,搞清楚电脑的正途,好好体认体认良知,不要再因为好奇贪玩去下载流氓软件,要让本然状态的良知变为明觉状态的良知。

    良知如何明觉?

    答:致良知。

    致良知有两层涵义。其一,向内体认良知;其二,良知明觉后向外扩充良知。

    这两者是齐头并进,且认且扩,且知(良知)且行(致良知)的,因此知行合一,不容间断。

    但“体认”和“扩充”毕竟是字面上的空谈,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功夫。

    王阳明认为心上无法用功(太抽象),但由其发动而来的意和物(事)是可以切实把握的。因此,体认的功夫就是“诚意”,扩充的功夫就是“格物(事)”。

    诚意是《中庸》的思想核心,格物(事)是阳明注释版《大学》的思想核心。

    人置身于社会,意识的发动有两种情况,由外向内的“应物(事)起念(意)”(触景生情)和由内而外的“心之所发”(相由心生)。

    前者由物(事)到意,后者由心(良知)到意【心(良知)—意(意识)—物(事)】。

    由此可见,意是连接知与行的纽带,是关键,所以要诚意。

    诚者,真实无妄不自欺;诚意者,“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就是要像好色和恶臭一样发自肺腑地明辨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