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明朝一哥王阳明 > 第十二章 先秦精神文明建设(9)

第十二章 先秦精神文明建设(9)(1/2)

    第十二章 先秦精神文明建设(9)

    因此,世间万物都有两个方面,阴阳作为正负两极的概念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一切变化都起于正反的对立,这一点儒家和道家不谋而合。

    分歧就在于道家认为阴阳起源于道(规律),儒家认为阴阳起源于太极(天地混沌未分之前的状态)。

    然后就可以将人事行为对应自然现象了,只要谨记“乾阳为主,坤阴为辅”这一条法则。

    皇帝住的地儿叫乾清宫,皇后住的地儿叫坤宁宫,男为乾阳,女为坤阴。

    两个宫殿之间还有个交泰殿,这是什么东东?

    原来,男女必须交合而后能生子;阴阳亦需交合而后能生万物。泰者,天地交感之义,天地不交,万物不兴。

    《周易》强调乾坤交感乃有万物,万物又在阴阳二气的刚柔相磨中不断发展变化(生生之谓易)。

    这种变化,永无止期。变化的规律一言以蔽之: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否极泰来,盛极而衰等等等等——阴阳两极的拉锯战,循环往复的折返跑。浩渺如宇宙,亦逃不出此定律:奇点—爆炸—膨胀—坍缩—奇点。

    冯友兰的读书笔记中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比喻:一仙人装逼说,下棋无必胜之法,但有必不输之法。问必不输之法为何?曰“不下棋”。下棋为一动,动则必有吉凶。

    死了的东西才可能不动,因此万物都在动。惟其如此,在宇宙万物演化的过程中,有好的亦必有不好的,有凶亦有吉,对你吉利的事可能对别人就凶险。

    《周易》就是用64种卦象将宇宙间诸事诸物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PS出来,以便人们取法。当然,说“诸事诸物”夸张了,你可以反驳我说“人90后非主流没事就P图,你才P了64张,算个鸟”。我想说的是,64个卦象是宇宙全体的缩影,由它们可以推导出万事万物。

    《周易》把这么重要的“天机”都给泄露出来了,就是要你通过“知几察微”来趋吉避凶,获得人事的成功。

    所有的变化都有它发生的道理,你能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手捧一本《周易》,仰观行云俯察流水,拿捏好刚柔的脉搏,张弛有度而非进退失据地去做,顺乎天而应乎人,在均衡与和谐之中稳步向前。

    如果说老子主阴柔主静,那由《易传》解释的《易经》则主阳刚主动。但这种阳刚必须辅之以阴柔,在刚柔相济中乐观进取。

    刚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柔者,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而载物之德,便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了。

    73 冷血韩非

    仁义礼智信是食疗,可以延年益寿长命百岁,却无法对天下大乱这一疑难杂症做到药到病除,真想快刀斩乱麻结束乱世还得靠法家。

    为什么是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