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明朝一哥王阳明 > 第十二章 先秦精神文明建设(8)

第十二章 先秦精神文明建设(8)(1/2)

    第十二章 先秦精神文明建设(8)

    止于至善不是让你当天下第一老好人,而是达到(止)穷尽事物之理后的完美境界。

    人苟知止,才有目标,才能心无旁骛而定,定则能静,静则能安,安则能虑,虑则能得。

    而家、国、天下也是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才有的概念,秦朝之后中国延绵至今的政治形态都是郡县制,因此八条目更重要的是前四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由此可见,《大学》也肯定“诚”,但大学的诚只是其理论的一个环节,并非根本。

    首先,修身需要正心,正心就是让你用心专一,不要心不在焉。

    要想正心,就得诚意(意就是意识),至于诚意的方法《大学》和《中庸》就泾渭分明了。

    《中庸》是向内心去“诚”,《大学》则说“欲诚其意者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说白了吧,向外界去学习知识。

    《大学》说的冠冕堂皇: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搞清楚了事物的本质,发展的规律,获取了真知你自然就诚了。

    意诚了心就正了,心正了身就修成了,后面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就要啥有啥了。

    最后是《周易》。

    《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易经》是周公他爸周文王蹲大牢的时候鼓捣出来的东西,他吸收改造了商朝时复杂的龟卜法(看看甲骨文你就明白了),创立了更简便、可操作性强的新时代的算命法,同时为自己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强有力的理论铺垫。

    这个东西信的人贼信,很多历史名人的名字都是遵照《周易》来取的(比如蒋介石字中正),很多高官富商也喜欢用《周易》测字算命。而在不信的人看来,这本书就是一坨屎,信它还不如信春哥。

    没关系,再不信《易经》也是群经之首,既不属于任何一家,任何一家却又都能从中获取思想源泉。

    比如老子就通过一边读《易经》一边做读书笔记构建了道家的世界观。

    说到底还是儒家霸道,秦朝时的一帮儒生在焚书坑儒这样惨烈的政治环境下,口不能言手不能写,由于《易经》作为算命类书籍被秦始皇特批不在焚毁之列,便这个“心得”一下那个“译注”一下,从而有了《易传》,还非得附在《易经》后面,就成了《周易》。

    《易经》的基础是爻,“—”是阳爻,又称“九”,主刚;“– –”是阴爻,又称“六”,主柔。

    三个爻上下随机排列有八种排法(? ? ? ? ? ? ? ?)

    这些怪叔叔的学名对应如下:

    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沼泽。

    也就是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