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明朝一哥王阳明 > 第十二章 先秦精神文明建设(2)

第十二章 先秦精神文明建设(2)(1/2)

    第十二章 先秦精神文明建设(2)

    尊重传统使这套制度易于推行,从而,周公进一步抛出了一个概念——家天下。

    家天下就是把整个天下看作一个巨大的家族,族长叫“天子”。

    大家族下面有百十来个中家族叫“国”,其家长唤作“诸侯”。

    中家族下面有若干小家族叫“家”,其家长称作“大夫”。

    小家之下又有很多更小的家庭,其家长叫“士”。

    这帮人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很简单,宗法制加封建制。

    宗法制规定,一个家族中,父亲与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叫“嫡长子”,这是代表着家族血统的老大,叫“正统”,家族的爵位和财产只能由嫡长子继承。父亲与正妻所生的其他儿子叫“次子”,父亲与小妾所生的儿子叫“庶子”,这帮人合起来叫“小宗”,“小宗”的地位远远低于嫡长子。

    所谓天子,就是上天的嫡长子;所谓诸侯,就是上天的次子或庶子;同时,诸侯又是国族的嫡长子,大夫是国族的次子或庶子;同时,大夫又是家族的嫡长子,士则是家族的次子或庶子。

    天子把天下分成若干国,各自指定一个国君去统治,这就叫封土建国。国君得国后成为诸侯,诸侯不能独吞天子的分封,必须继续细分,将土地和人民分给大夫,这叫立家。大夫得到的土地叫“采邑”,采邑还可以继续分给士作“食田”。

    有了一系列的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还不够,有礼无乐无异于只有物质文明没有精神文明,长此以往,社会就会不和谐。

    乐(yue)者乐(le)也,听音乐是快乐的,因为乐音是和谐的。

    音阶有宫商角徵羽,爵位有公侯伯子男,还有五伦、五服,可见,乐是和礼对应的,乐是为礼服务的。

    当时的乐是对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总称,以传达感情来麻醉等级社会中的每个个体,从而即使壁垒森严也能各安其分、和平共处、同心同德,达到和谐的统一。

    周公的想法很好,一个中心(德)两个基本点(礼、乐)的政策可谓煞费苦心,也比殷商的草菅人命滥杀无辜先进文明了许多,但这并不代表周朝可以永延帝祚,历史的车轮向来无情。

    中国的春秋战国与日本的战国最为相似的一点就是“以下克上”。

    三家分晋、田齐代姜齐都是活生生的大夫搞掉诸侯的例子。而各国诸侯先后僭越称“王”更是不拿周王当天子,楚庄王都直接打听起象征天子领导权的九鼎的重量,想要“问鼎中原”了,礼崩乐坏已成无可挽回之势。

    值此之时,士这一阶层的价值凸显了出来。士有钱有闲有文化,是野心勃勃的大夫,穷兵黩武的诸侯拉拢争取的对象,善养士者得天下,以孟尝君和信陵君为代表的战国四君子就是例子。

    而士的历史使命和精英意识促使他们在面对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