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明朝一哥王阳明 > 第六章 我光造日月(9)

第六章 我光造日月(9)(2/2)

状。俗话说得好,犯贱是普遍真理,你我只是其中之一。县民该怎么着还怎么着,告声依旧。

    这日,阳明劳累了一天,下班回家,没走两步,就望见一大群县民哭爹喊娘,如丧考妣地簇拥着向县衙走来。

    阳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车辚辚马萧萧,整个一明朝版《兵车行》嘛!

    阳明不敢怠慢,赶紧将县民请进了县衙。

    众人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呈递各自的状子。

    定睛一看,都是诸如张三偷了李四家两个鸡蛋,某甲在网上注册了一堆马甲攻击某乙这类屁事。

    阳明还没表态,冀元亨已然怒了:靠,XP不发威,你当我是DOS啊!

    阳明之所以如此淡定,是因为一切皆在其掌控之中。

    查查县志,庐陵人拿告状当饭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朱元璋时期,应对这一顽症就曾出台过措施:地方官挑选民间德高望重的老人,方圆一里设一人,呼为“里老”,由他们来仲裁纠纷,并有权鞭挞顽劣之徒。不服管教,擅自越级告状者,将受严惩。

    看来,大家早已淡忘了这条祖训。

    但阳明认为,事情应该回到它本来的状态。

    于是,这天傍晚,收了摊的小商贩,下了学的小朋友,打完太极的老大爷,都在县城各处看到了由王阳明亲笔撰写的公告:

    庐陵县自古就是出文人的礼仪之县,现在却变成了讼棍的乐园,我真为你们感到羞耻。本县身体不好,反应也没你们快,所以跟你们约定好,今后除了人命关天,非讼不可的大事,不要动不动就跑来告状,一般纠纷去找“里老”解决。讼书也要有个规范,字数不能超过六十,讲清事实即可,不要扯东扯西,表达**确实强烈的,可以考虑去当网络写手。从今往后,再有瞎告一气的,本县从重处罚决不姑息。话说回来,我这也是为你们谋划,到底是因为一时之怒与人争讼,破败其家,遗祸子孙好呢,还是大家伙踏实务农,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好?你们好好考虑考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