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坏世界研究 > 第五节 反政治的政治(2)

第五节 反政治的政治(2)(1/2)

    第五节 反政治的政治(2)

    中华帝国在观念上虽沿袭天下概念,仍把中原以外的其他地方看做是天下的一部分,但在实际制度上已经重新理解了天下的内外远近关系从而削弱和修改了天下概念。中原统一成为帝国,而统一文字、法律和各种标准又使帝国成为一个巨大文化共同体。这个文化共同体与远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差异因此变得特别显眼,蛮夷狄戎原与中原文化自有差异,但中原各国之间也存在文化差异,先秦时代人们虽知文化差异,但不在意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仅仅被看做是天下的天然多样性,而没有被看做是分裂意识的理由,相反,多样性被肯定为“和”的条件。因此,天下内部的文化边界并不构成政治边界,并不能定义政治对立面,至多形成了远近关系,而远近关系只意味着交往密度的差异,并不意味敌对和歧视。但是,大一统帝国及其统一文化给中原创造了一种新身份,它把成为郡县的地方定义为帝国内部,而把没有纳入郡县制的地方当成了异己的外部世界。汉以来的朝贡体系虽仍然体现了天下观念的影响,但天下观念已被歪曲,大一统帝国这一新身份使原来的文化边界变成了政治边界,原来文化性的华夷之别变成了政治性的华夷之别。

    秦修建长城是具有非常重要象征意义的政治事件。长城把中华帝国定义为天下之中的一个国家,不再是属于天下所有人的天下政治中心,而只是属于本地人的帝国。尽管中华帝国仍然把自身想象成为天下的领导,但这是一种不真实的想象。秦以武力征服了许多国家,它相信以力得天下,可是它又知道不可能以武力去征服所有地方,尤其是遥远的外部世界,既然存在着无法征服的外部世界,因此它宁愿把自身与外部世界分割开来,以便更有效地保护自身。尽管对于任何帝国来说都不存在绝对的边界,而只有帝国力量消于无形的边陲,帝国力所能及的地方就是帝国的范围,因此帝国范围总是有弹性的,它随着力量消长而伸缩,但秦修建长城意味着它为帝国想象了一个最低限度的边界,它透露出中华帝国已经放弃了前朝的世界性雄心。长城作为一个超级边防工事是一个伟大建筑,但它暗含的政治意义背离了天下体系,它表明帝国仅仅是对中原的统治,而不再代表整个世界,不再追求世界性的管理和治理,不再追求世界性的政治体系,最多保留了一个已经失去实质的象征性天下概念。

    这个只剩下象征意义的天下概念主要表现在汉以来的朝贡体系。朝贡体系也是周天下体系的一个遗产,但已似是而非。周的朝贡体系与分封制相结合,其中包含着实质性的权力关系(政治管理和合作关系)。在天下体系中,天下万邦朝贡是真“贡”,相当于向中央政府纳税,“朝”也是实质性的,是汇报政治情况和接受政治考核监督,而且,天下的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