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先秦(13)(2/2)

好几个儿子,由谁来继承王位,尚未最后决定。”里克一听,就不再吭声了,去见太子。太子申生对里克说:“我大约要被废去太子身份了吧!”里克回答太子申生说:“国君要太子主管曲沃政事,太子就善待百姓;国君要太子将兵,太子就带好队伍。没有过失,怎么会被废呢?而且为人子者,只应担心不能尽孝道,不应担心今后能不能立为国君。自己注意修身而不要责备他人,这样就可以免于祸难。”在太子申生自缢而死、公子重耳奔翟时,晋献公派里克征伐翟国,在翟军败退时,其他将领要求追击,里克不肯追击。这一切,说明里克内心深处的同情和支持,始终是在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等人的方面。

    晋献公死后,里克对奚齐的接替晋国王位,心中不服。于是,他和大夫丕郑联合起来,领导那些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的部下,准备推翻奚齐。于是,里克先找了晋相荀息,对他说:“三公子的积怨都要爆发出来了,秦国、齐国都是支持三公子的①,①《史记·晋世家》和《左传·僖公九年》,原文都作“秦、晋辅之”。“晋”字似乎无着落。从上下文看,支持重耳、夷吾的主要是秦、齐二国。你准备怎么办?”荀息说:“我以死来支持奚齐。”里克说:“死也无济于事。”荀息说:“我已答应过先君,誓死辅佐奚齐,不可以背叛,不可以食言。虽然我也知道,我的死是无益于事的,但是我却不想逃避它。而且,每个人都要忠于自己的原则,你要为申生复仇,就像我要忠于对先君的诺言一样。我不能改变你,你也无法改变我。”

    当年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晋献公停柩之处。荀息打算自杀,有人劝荀息说:“不如立卓子为国君而辅佐之。”荀息于是立卓子为晋国国君而葬晋献公。十一月,里克杀卓子于朝,并且鞭杀骊姬于市①。荀息以死殉卓子,实现了他对晋献公所许下的诺言。

    (取材自《史记·晋世家》、《左传·闵公二年》、《左传·僖公八年》、《国语·晋语二》、《列女传》)

    41.“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里克杀掉刚立为晋国国君的卓子以后,便派人到翟国去迎接公子重耳回国继承王位。重耳久在国外,不知晋国内部深浅,恐怕回国后被害,于是谢里克派出的使者说:“重耳因君父之责而出奔,父死后又不得修人子之礼而侍丧于侧,如今何敢回国?请大夫更立其他公子为国君。”

    于是,里克又派使者迎公子夷吾于梁国。夷吾准备回国即位,跟随着他在外流亡的吕省、郤芮说:“先君尚有其他公子可立为晋国国君(按,即指重耳),如今里克外求于公子(即指夷吾),难以全信。不如求助于秦国,依靠强秦的力量回归晋国,以免危险。”很明显,吕省、郤芮二人是不信任里克的。于是,公子夷吾决定割晋国的河西之地(约相当于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之西)给秦国,厚赂泰国以求支持,他对郤芮说:“如果我不能回国,那整个晋国都是别人的,又何在乎河西这一块土地!如果我能①《左传》、《史记》均无鞭杀骊姬的记载:《国语·晋语二》说,里克同时杀了骊姬:刘向《列女传》则说是鞭杀。够回国成为国君,得到百姓的拥护,少点土地也无妨!”郤芮受命去秦国,见了秦穆公,说明公子夷吾的割地许诺和寻求秦国支持的要求。秦穆公问郤芮说:“公子夷吾倚靠什么力量的支持呢?”郤芮回答说:“臣听说流亡在国外的人没有党,没有党也就没有仇。公子夷吾从小不喜欢玩耍,能斗而有节制,长大以后还是这样,其他就说不上来了。”

    秦穆公和大夫公孙枝商量说:“夷吾回国为国君后,局势能稳定吗?”公孙枝回答说:“臣听说,大家都相信国君,听国君的话,局势就会稳定。《诗·大雅》说:‘不识不知,顺帝之则(顺从天的法则,顺乎自然之意)。’周文王就是这样做的。又说:‘不僭不贼(没有过失,不伤害别人),鲜不为则(就可以为人们效法的榜样)。’做国君的人,应该对臣下公平,没有偏向。现在臣从郤芮的话音中听出,夷吾的性格多忌克他人,恐怕难以稳定局势。”秦穆公说:“多忌克,就会引起他人的怨恨,怎么能保持稳定?秦晋是邻邦,晋国不稳定对秦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