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先秦(1)(1/2)

    先秦(1)

    一、尧、舜、禹,夏、商、周

    1.帝尧命鲧治水

    帝尧的时候,发生了特大洪水。尧对四岳(四位主要大臣)说:“唉!四岳,浩浩荡荡的洪水,漫天而来,把山陵都包住了,下面的民众对洪水都没有办法,你们说,有谁可以治水?”

    四岳都说:可以派鲧去治水。

    尧说:“鲧不听命令,带坏了一批人,不能派他做这样重要的事情。”

    四岳坚持说:“比较起来,我们还没有发现比鲧更适合的人,希望帝能试用他。”

    尧接受了四岳的意见,派鲧治水。治了九年,洪水还是不退。于是,尧派遣舜暂代自己的天子之位,巡视鲧的工作。舜发现鲧治水毫无效果,便把鲧杀死在羽山这个地方。天下都认为舜杀鲧的做法,是正确的。舜再向尧推荐了鲧的儿子禹,让禹继续鲧的治水事业。

    (取材自《史记·五帝本纪》)

    2.舜怎样和父亲、弟弟相处?

    舜是古冀州人氏。舜的父亲眼睛瞎了,人称瞽叟;也有人说,因为舜的父亲不能分辨善恶,所以被人们称做瞽叟。舜的母亲早死,瞽叟娶了后妻,生下了舜的弟弟象;瞽叟喜欢小儿子象,就想把大儿子舜杀掉。舜见到父亲瞽叟一般地责骂自己时,就接受责备;看到父亲露出杀机时,则善于逃避。平时,照旧尊敬父亲、后母,善待弟弟。后来,儒家有所谓“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说法,意谓父亲打儿子,打得轻时可以老实地挨打,打得重时儿子则应逃避,因为如果父亲出手太重,打死了儿子,反而给父亲留下一个杀害了儿子的坏名声,也是不孝。这说法就是从舜怎样对待父亲的态度中总结出来的。

    舜做过各种工作,耕地、捕鱼、制作陶器和家用杂物,当过小贩,走过许多地方。舜在二十岁时,就以孝顺父亲而闻名于四方;三十岁时,正好帝尧要求四岳推荐人才,四岳都推荐了舜。于是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舜,又派自己的九个儿子和舜共事,对舜进行考察。考察下来,大家认为舜对外对内的事情都处理得很好。舜居住的地方,百姓纷纷搬过去,一年成村落,两年成镇,三年成城。

    尧于是赐给舜以细葛布衣、琴,专门为舜建筑堆积粮食的仓库,送给舜一大批牛羊。

    舜的父亲瞽叟还是想杀掉舜,叫舜爬到仓库上面去粉刷,舜上去以后,瞽叟就在下面放火烧仓库。舜两手张着两只竹编的笠帽,就像鸟儿张开两只翅膀一样,从仓库顶上跳下来,一点也没有受伤。瞽叟又叫舜淘井,舜在心中已经有所防备,便在井壁上打一个旁出的洞;瞽叟看见舜已经下到井底的深处,便和小儿子象一起把井填没,企图把舜闷死在井底。舜却从井壁早已打好的旁出的洞中,安全地走出来。

    瞽叟和象都以为舜已经死了。象说:“出主意杀掉舜的人是我。”于是,象提出了和父母分掉舜的财产的方案:“尧的两个女儿和琴都归我,牛羊仓库给父母。这样,象就到了舜住的房子里,得意地弹尧送给舜的琴。这时候,舜已经从井底走出来,回到了自己家中;象见到舜以后,十分尴尬,说:“我心里想念你,所以来弹琴!”舜一语双关地说:“这就对了,你现在懂得兄弟之间应该友爱了。”

    舜此后比过去更加孝敬瞽叟和爱护象。于是,尧就试着让舜几次总管百官之事,舜都管理得很好。

    (取材自《史记·五帝本纪》)

    3.传贤不传子

    帝尧在位七十年后,觉得自己年老了,便命令四岳推荐人才,四岳推荐了身在民间而有贤名的舜。帝尧对舜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后,相当满意,便命舜总管百官之事,百官事务都进行得井井有条;帝尧又命舜到山林川泽去,在暴风雷雨时,舜总是能安全地走回来。于是,帝尧命舜代行天子职务,看看他是否符合上天的要求。

    帝尧的儿子丹朱表现不好,尧心里想:“让舜当天子,则天下得利而丹朱受害;让丹朱当天子,则天下受害而丹朱得利。”于是,帝尧说:“总不能让天下受害而只有一人得利。”终于决定传帝位给舜。

    舜代行天子职务二十八年以后,帝尧死了;百姓哀哭,如丧父母;全国为帝尧服丧三年。三年之后,舜为了让帝尧的儿子丹朱能接替帝尧当天子,自己就躲到南河的南边去。但是,人们普遍不承认丹朱,诸侯们都赶到南河南边去朝拜舜;打官司的臣民也不找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