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历史的玄机 > 耶律楚材——契丹卧龙(3)

耶律楚材——契丹卧龙(3)(2/2)

窝阔台认为时机业已成熟,便大举南进。

    耶律楚材了解蒙军以往作战的陋习:攻陷城邑之后,往往对城中百姓大规模杀戮。随着南征日期的临近,他深感不安,认为滥杀无辜不但使黎民百姓罹难,而且只能促其军队拒降。临战前,为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他进谏太宗,将河南一带的当地民众迁往山后,采金植田,让其远离战火;紧接着,又诏令金国逃难之民,降者免死。有人曾认为降者是危急则降,缓和便逃,还能补充敌人的兵源,实难赦免。耶律楚材以为不然,建议窝阔台策造白旗若干,发给投降的人民,令蒙古军士不能侵害他们。这样一来,不但拯救了无数无辜的黎民百姓,还使他们消除了对蒙军的仇恨,为蒙古军队顺利进军奠定了基础。

    窝阔台渡过黄河,占据郑州,遣将军速不台围攻汴京。金军用“震天雷”、“飞火枪”守御。“震天雷”是以铁罐盛满炸药,点火引爆,可穿透铁甲;“飞火枪”系以铁管注入火药,引燃后能烧伤十余步之敌。汴京攻守战历时16昼夜,城内外死伤多达百万人。蒙军无速胜之法,金军无久守之志,双方于当年四月罢战议和。蒙军北退至河、洛,徐图破城之策。

    蒙军思得良谋,遂派遣王戳赴南宋商议夹击金国。南宋同意了。蒙古在得到南宋的帮助后,再次派大将速不台围攻汴京。1233年,金国将领崔立发动汴京政变。金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城陷指日可待了。速不台奏请窝阔台:“金人抗拒持久,我军将士多有伤亡,待城陷之日,宜尽行屠戮。”耶律楚材听到屠城计划,急忙赶来劝阻:“将士暴露于野数十年,所欲得者无非是土地、人民。得地而无民,又有何用!”窝阔台仍然犹疑不决。耶律楚材见从公众的角度无法让窝阔台速下决断,便换了个方式,巧借私欲来打动大汗,说道:“奇巧工匠、厚藏人家皆荟萃于此地。一旦斩尽杀绝,大汗将一无所获。”窝阔台听了这一席话被打动了,立刻准其所奏,下令只把金国皇族完颜氏杀掉,其余一律赦免。从此以后,这条政策被设为定例,屠城的做法被废除。

    四月,蒙军入汴京。当时为躲避战乱留居汴京的有147万人,都得以保全性命。假如没有耶律楚材的力谏,恐怕这些无辜的百姓都成了金国的殉葬。

    次年正月,蒙、宋合兵攻入蔡州,灭了金国。

    金亡之后,西部秦、巩等二十余州长时间都不能攻克。耶律楚材献计说:“往年蒙军获罪,多有逃往此地者。因恐新旧二罪并罚,故以死拒战。倘若许以不杀,将会不攻自灭。”窝阔台下诏赦免逃亡旧罪,又宣布废弃杀降之法。诸城接连请降。善战者以攻心为上。耶律楚材的军事才能再次帮助了窝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