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图解世界史密码 > 第八章 帝国争霸:两次世界大战之谜(2)

第八章 帝国争霸:两次世界大战之谜(2)(2/2)

,两个大型的履带架装在车体两侧,在每个履带架的外侧,装有一个突出的炮座,上面装有火炮和机枪。此外,车尾还装有一对转向尾轮,最大行驶速度6千米/小时。坦克的问世和使用,开始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期,对军队作战行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军事上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决战阶段。在9月15日英国和德**队的索姆河战役中,英军第一次使用了她的新式兵器——坦克。初次参战坦克在这次战役中显示出了惊人的威力,对守备方的德国步兵们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震撼,很多德军竟然放弃阵地不战自退,这一天,英国以21个步兵师的兵力,在坦克的支持下,在10公里宽的路面上分散攻击,5小时内向前推了4公里至5公里。英军部队未受多大伤亡就占领了德军放弃的掩体,缴获了德军丢弃的机枪和火炮,英军士气得到极大的鼓舞。

    但是,虽然坦克的参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却未能帮助英军彻底突破德军的防线,经过一天的战斗,英军参战的18辆技术与装备尚未完善的坦克也已经有10辆损坏,再也无法支援战斗了。

    国耻 中国领土上爆发的日俄战争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疯狂地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中国成为各列强掠夺的主要对象之一。在此期间,沙皇俄国对中国的侵略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妄图吞并我整个东北地区,并且占据沿海的不冻港。

    1894年7月,日本发动侵略我国和朝鲜的甲午战争,打败了清军。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把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而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开始疯狂推行其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的“大陆政策”。这样,就同沙皇俄国推行的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独占亚洲、称霸太平洋的“远东政策”发生了尖锐矛盾。《马关条约》的签订引起了沙俄的不满,为了对日本施加压力,并为获得不冻港旅顺,控制我国东北地区,沙俄联合法、德对日施压,最终迫使日本同意清政府以白银3000万两向日本“赎回”辽东半岛,史称“三国干涉还辽”。

    逼日还辽不久,沙皇俄国便以“还辽有功”为借口,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等特权,后来,又强行向中国政府租借旅顺和大连。由于三国逼日还辽事件,日本和俄国关系恶化,对朝鲜和满洲的纷争,让两国关系更趋恶劣。战争的导火线是1902年日俄两国签订的一项协议,要求俄国在限期内撤兵,但俄国没有遵守该协议。在谈判未果的情况下,日本意识到只有与俄国开战才能解决问题。1904年2月8日,日军向旅顺俄国舰队发动突然袭击。10日,日俄正式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