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 第三篇 美味佳肴(15)

第三篇 美味佳肴(15)(2/2)

蒙古语。

    早时的饺子和馄饨其实是一物,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中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被称为“馄饨”的食品,与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一致。到了南北朝,馄饨已经很普遍了。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的,所以当时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到如今,在中国的一些地区还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吃饺子时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到了唐代,馄饨已经变得几乎与现在的饺子一样了,而且不是与汤混吃了,而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吃。

    清朝时,饺子又有了更多新的称谓,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饺子名称的增多,也说明它流传的地域越来越广了。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经非常盛行。

    张仲景以“祛寒娇耳汤”救治穷人的故事,至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了,仍然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一边吃着饺子,一边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已经用不着再用娇耳来治冻耳朵了,但饺子已经成为了人们最常见、最喜爱的食品之一。

    “汤”中煮汤饼:

    面条的最初原型竟是汉朝时期的饼

    据说面条与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也有着不解之缘。“冷淘”就是凉水面或称冷面,传说就是武媚娘发明的,媚娘年轻时天姿国色,十四岁被选入宫做才人。与她青梅竹马的爱人常剑峰非常不舍,在她临进宫前,媚娘与常剑峰到一家面店吃面。当日天气非常炎热,媚娘灵机一动,和老板商量,研制出了一种柔软可口的面,被称为“冷淘”。那天正好是媚娘的生日,后来她为了纪念当年的情境,每逢寿辰之日,就命御厨烹煮冷淘,直到武媚娘寿终,都未曾更改过。看来面条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