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人本色 > 第十二章礼仪风俗(3)

第十二章礼仪风俗(3)(2/2)

情和动机,可以做到令人吃惊的地步。不分等级,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最普通的苦力和高级官员知识分子一样精通恪守礼节规范。如果他们不得不宣布不受欢迎的消息,他们一定用一种完全不把它当回事的语调和方式来说。我知道一个中国人笑着提到他唯一儿子的死,似乎没什么重要。但是实际上,这是降临到他身上的最大的不幸。只有独自一人,或者和好朋友在一起时,他才可以放下尊严和礼仪规范,显露出自己的心和真实的悲痛。

    这种压抑和伪装感情的习惯使外界觉得中国人是迟钝的,冷漠的,缺少勇气的。但是事实不是这样。他们极为敏感,自大,充满热情。当激动难以抑制的时候,无论是悲伤或是生气,他们任由感情左右,从我们的观点看,极端失去理智,就像他们平常荒谬没有必要地压抑感情一样。因为他们的标准完全不同于我们,所以这样评价他们是苦难的也是不公平的。他们给自己涂了一层又厚又光滑的漆,下面隐藏的真正性格很少为人所知。半个世界都相信这层漆之下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不包含任何人类的美好品质。有一些琐事引发的**的爆发,只是加强了这种错误的观念。一个中国人受到侮辱以后,他会大笑。过了一会儿,有人不小心冒犯了他,他会立刻无法控制地听任自己的愤怒爆发出来,发泄在那个不小心的人身上。他的愤怒是孩子气的表现,忍辱负重应该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品质。这两个形容词应该用在特殊的场合。只有当我们知道他自我克制的法则,已经控制了他许多年的礼仪的规则,只有当我们用那些法则来评价他时,我们才能给他一个正确的评价。

    漫画:1793年,乾隆皇帝接见英国特使马戛尔尼

    最困扰中国人的是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和英国人,表达意见时为了达到目的的生硬坦率的方式。他们紧紧地谦虚地掩盖住自己的意图,就像我们掩盖自己的身体。我们袒露自己的意图和他们交往时,如果我们对于他们仔细包裹和隐藏的真实意图很困惑,不知道他们到底有何目的;他们那一方常常被我们的坦率所误导,而不给我们想要的东西。他们会错误地认为那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明显的意图只是掩盖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意图的外衣。

    下面的例子说明了中国礼节复杂系统的另一个方面。在1881年1月,为我服务了10年的厨师告诉我,他必须要走。我询问了原因,他说在前一天晚上,他吃了饭出去,没想,就把他和伙夫合住的房间的门锁上了,并且把钥匙带走了。伙夫之前也在外面,大约11点才回到公使馆,就进不去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