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正说成语 > 正说成语 第十章(3)

正说成语 第十章(3)(2/2)

首先要战胜自我。我们再深入一点想,又似乎是在向我们暗示某种精神修炼的过程。我们知道,纪渻子在训练斗鸡的时候,不是让鸡每天增加一点技巧,而是让它每天减少一些心理负担,减少一点气势,这正如老子所描述过的修道过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外表的活泼、刚强、灵动远远不够,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磨练,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凝聚于内,方可成为真正的强者。

    “呆若木鸡”是“斗”鸡修炼的最高境界,看着呆头呆脑、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的鸡反而具有如此强的战斗力,根本不必出招,就令群鸡望风而逃,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却与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不谋而合。

    其实,“呆若木鸡”的那只鸡只是看着呆,实际上根本不呆,“呆”只不过是它的表象,“心神安定,镇定自若,修养到家”才是它的实质。喜欢看武侠小说的朋友都知道,武林高手的武器都是从削铁如泥的宝剑,到木剑,到花草、树枝,到徒手,表象上越来越弱,但实际上是逐渐化刚猛为深厚,最终进入化境。所以“呆若木鸡”在当时是个十足的褒义词。

    现在,词义与词性完全发生了改变,似乎还原了词语的字面意思,“呆”义是整个词义的中心意思,“呆若木鸡”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痴傻愚笨的样子,也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呆的样子。是个地道的贬义词。如:陈世旭在《小镇上的将军》里写道:“人们第一眼看见将军的时候,都吃惊得呆若木鸡。”又如媒体标题:《警察一声喝,摩托大盗呆若木鸡》(《成都晚报》2008-1-5);《公交车撞伤路人,驾驶员呆若木鸡》(《重庆晚报》2007-12-1);《蟊贼路边抢劫手机,遇到警犬呆若木鸡》(《深圳特区报》2007-6-7)。

    在古代,能配上用“呆若木鸡”一词的人寥寥无几,这种境界让多少人求之不及。而今天,谁愿意被人称之为“呆若木鸡”啊,谁说你呆若木鸡,你一定跟他急。

    正说成语之九六

    “登堂入室”非“进入”

    2002年10月30日新华网刊发了一篇题为《专家确认:河南发现的楚长城为中国最早的长城》的报道,认为“河南境内的楚长城遗存,应是中国最早的长城”。随即,一位网名“老牛”的网友在长城文化论坛上发表评论说,“记得在2000年,中国长城学会曾致函南阳方面,表示如果需要确认楚长城的存在,需要对现存发现的墙体所经地域进行小规模的考古发掘。但是,随着董耀会的一声吆喝,“楚长城”于是登堂入室,艾廷和先生荣任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