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历史 第二章(3)(2/2)

引入历史研究领域,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门新的史学。通常人们都把兰格的讲话看作美国心理史学真正形成的标志。兰格演说后仅仅1年,美国精神分析专家埃里克森就出版了他心理史学的经典性著作:《青年路德:一个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

    在兰格的号召和埃里克森的鼓舞下,美国的新史学在20世纪60年代有了迅速发展,一批年轻的学者逐渐成长,他们大都受过历史专业和心理学专业双学位的训练,比较著名的有洛温伯格和科胡特。美国心理史学还拥有两个专业刊物《心理史学杂志》和《新史学评论》。到70年代末,美国已有30多所大学开设心理史学的课程。新史学在美国的发展是一片兴旺景象。当然,新史学在当代并不局限于美国,也波及了西欧所有的国家和加拿大,如德国对路德和希特勒时代的心理研究,在世界上就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观点

    1. 强调自我的独立性,认为自我在尉我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内容、需要和机能。

    2. 强调人格的可变性,把人们从生到死的心理状态分成8个阶段,人就是通过解决各个阶段的心理危机而向前发展的。

    3. 在人的内在心理世界和外在社会环境的关系上,注意到了外在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4. 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领袖与群众的关系,认为领袖所以成为领袖,是因为他能克服内心的种种障碍;但领袖又是不能脱离群众的,群众的心理往往对领袖的心理产生影响。

    对时代的影响

    作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心理史学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也存在着缺陷。西方心理史学基本上是建立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之上的。这一理论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特别是在治疗精神病方面有独到的价值,但用它来研究整个历史领域就显得牵强附会了。从心理学领域引人大量的理论术语也给人以故弄玄虚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