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国宝在海外 > 巨型玉石上的画卷

巨型玉石上的画卷(1/2)

    巨型玉石上的画卷

    ——青玉雕山水图大玉山

    名  称:乾隆御制诗山水图大玉山

    制造年代: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五年

    类  别:和田青白玉大山子。即玉雕的山水树木人物,因其形体相对较大,故

    称“山子”。玉山上通常集山林、泉瀑、建症人物为一体,制作工艺

    熔透雕、圆雕、浮雕、阴线、阳线、抛光于一炉,题材包括历史故事、

    山水景致、吉祥图案等。

    原 藏 地:圆明园

    流失时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期。

    现 藏 地: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澳克艺术中心

    流失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英法联军劫掠。

    曲折经历

    说起“巨型乾隆大玉山”,就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清王朝特别是乾隆年间的制玉和藏玉。从古至今,中国人独爱“石之美者”,而大件玉山是清代宫廷玉雕的新式作品,清代以前较少。满清入关以后,经顺治康熙帝励精图治,扫清叛乱,发展生产,雍正帝肃整吏治,繁荣经济,出现了“康乾盛世”。随着清朝时期经济的发展,逐渐开通了缅甸翡翠进入中原的路线。加上乾隆时期在西域用兵,又打通了和田玉内运的通路,使和田玉大量运进内地,促进了玉器工艺迅速发展,出现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最为昌盛的时代,也是我国玉文化的第三个高峰。由于玉料资源充足,宫廷开始大规模地生产玉石作品。当时的宫廷造办处中,设有专门制作玉器的机构。据说,乾隆时期,每年至少会有4000斤左右的玉石从和田送到京城,最多时还能达到一万多斤,而乾隆一朝的制玉数量,就超过了整个宋元时期。乾隆统治时期是玉器制作最繁荣昌盛的时期,这时的玉雕大部分体大厚重,造型整齐对称,创造了独有的皇家气派,造就了中国玉器工艺的又一个高峰。西方在十八到十九世纪,直接称清代玉器为“乾隆玉”。 玉雕工艺技法在乾隆时期达到历史的新高峰,无论是掌中把玩的小件珍品,还是气势磅礴的大件玉作,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青玉雕山水图大玉山就是这个时期制作的。

    由于清代帝王对玉器情有独钟,特别是乾隆皇帝对玉器的酷爱,使得清宫遗存玉器多达数万迹在紫禁城的每一个殿宇,几乎都有玉器的陈设。紫禁城养心殿是清朝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在在宝座上的对面有一块玉璧,抬起头时可以看到不远处的这块玉璧,它取“面壁”之意,时刻提醒着皇帝要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穿过养心殿宝座后面的通道,是皇帝休息的后寝殿,门口东西两侧摆放着两个碧玉盘,盘的中央刻着一首诗,大致讲了公元1755年至1760年乾隆平定准噶尔的历史。平定西域后,和田玉内运的道路被打通,这件事对于中国宫廷玉器的制造有着极大的意义,自此,新疆和田玉从开采、运输到制作,在法律上便被皇家垄断。

    乾隆御制诗山水图大玉山取材新疆和田玉,从它的玉料被开采到制成山水玉山经历了现在常人所无法想象到的困难。和田玉取材于新疆南部,每当冬天来临的时候,来自朝廷的官兵便带来一群劳工或囚徒。他们被分作两部分为玉料的下山做工,一部分人用水车从很远的地方打来水,一路上将大木桶里的水洒在划好的路线上,而另一部分人则在洒水结冰的地面上用粗绳拉动着用牛皮包裹的巨大玉石。天气变暖之后,或是遇到荒沙大漠时,则要在地面铺上木板,上置圆木,再把玉石放在圆木上,由人推动圆木后才能向前行进。经过陆路水路颠沛辗转,玉料由新疆和田千里迢迢运抵京城,由清宫造办处做样,再运至扬州雕刻。扬州在清三代汇集了一批玉器高手,其中的拔尖人才被选进清宫造办处专为皇帝皇后服务,他们的技艺在当时是相当有名的。

    当乾隆看到这座经历了无数人力物力才得以完成的玉雕时,十分高兴,当即赋诗一首曰:“再题和田玉关山行旅图——用旧题关仝山间行旅图诗韵。”自此,山水图大玉山作为皇帝喜欢的摆设就藏在了圆明园中。后来圆明园罹难,皇家珍藏全被抢,乾隆大玉山也流落到美国,后入藏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澳克艺术中心。

    乾隆皇帝酷爱玉器,如今在故宫博物院的三万件玉器,多数为他所藏,乾隆为他的儿子、后来的嘉庆皇帝起名叫琰,就是美玉的名字;琰的十六个兄弟也都以玉器的名字命名,乾隆自己则被后人称为“玉痴”。

    关于乾隆皇帝收藏玉器也有不少传奇故事。有一天,乾隆正在把玩大臣们进贡的玉器,突然一件玉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件玉器看上去颇有汉代的风貌,但用手抚摸却感觉混浊而不温润,见多识广的乾隆皇帝心里犯了嘀咕,便传唤雕玉世家出身的玉匠姚宗仁前来询问端倪。姚宗仁大眼一看就对皇上说:“这是小人祖上所做,因为这是祖传的手艺,因此看得出。”后来,乾隆皇帝在《御制玉记》中专门记述了这件事的经过,同时姚宗仁也被乾隆皇帝降旨,按作成假玉的时间扣除薪俸,如一月做得罚他一月钱粮,如二月做得罚他二月钱粮。

    玉器的鉴赏要靠经验和常识,但是一些古玉器由于年代久远,当时的文献记载也不全面,使得一些器物本来的作用几乎无人知希因此,对玉器的鉴定,就是收藏大家也难免出错,有“玉痴”之称的乾隆皇帝也闹了一些笑话。

    据说,乾隆皇帝非常喜爱一种外方内圆中空的筒形玉器,他经过研究,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