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 器(1/2)

    玉 器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产玉国,因而玉文化也发展了几千年,源远流长。玉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并被赋予极为丰富的社会道德以及文化内涵。孔子在《礼记》中写道:君子比德为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玉作为承载人们美好祈盼和表达审美趣味的载体,被艺人精雕细琢成器,相伴发展的是玉雕工艺的不断进步和日趋完美。从红山文化玉器象征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到汉代玉器简练的“汉人刀”;从战国玉器的玲珑剔透、精美别致,到唐、宋时期玉器呈现出的商品化、世俗化趋势,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玉雕艺术品,都传达着那一时期的社会风尚和审美追求,直至明、清时,玉雕艺术发展到极致,将玉器艺术推向历史的巅峰。清朝时期,全国统一,生产发达,经济繁荣,出现了“康乾盛世”。乾隆时期又打通了和田玉内运的通路,使和田玉大量运进内地,充斥帝室和大城市的玉肆,促进了玉器工艺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最为昌盛的时代。清朝最负盛名的碾玉中心仍是苏州专诸巷,内廷玉匠也多来自该地。扬州玉工艺后来居上,善于碾琢几千斤甚至上万斤重的特大件玉器。

    本章所介绍的几件流失的国宝就是康乾时期御制的玉器,原藏于圆明园中。圆明园是清朝数代帝王用了150余年的时间精心经营的集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皇家园林,乾隆皇帝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