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古代建筑的奇葩(2/2)

00多年,依然熠熠生辉。寺庙内的藻井是智化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民间藻井艺术的最高典范,诚如华尔纳给博物馆的信上说:“在这个国家里,看起来这是尚未遭到破坏的中国建筑中最好的一部分。”他形容这座寺庙:“它的全部组合没有用一支钉,木匠的工艺超凡……并且似乎还保有明代原有的金。”上面的金就是藻井中雕龙身上的贴金。最后他还再三叮咛运送的人“小心抹去藻井的封尘,但千万别洗涤,因为它年代累积,已有一层柔亮的光泽!”

    藻井在一般的建筑里是没有的,只有宫廷、殿堂才有,一般是正堂顶棚上面的一种特殊装饰,它既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特点,又是建筑的精华和亮点。而智化寺的藻井在明代的藻井里是非常有名的,它的制作工艺精巧,结构复杂,是明代建筑木雕的极品。我国已故古建专家刘敦桢先生曾讲道:“万佛阁之藻井,金龙盘绕,结构恢奇,颇类大内规制,非梵刹所应有。”

    智化寺的两个藻井被分别陈列在美国的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和费城艺术博物馆。北京市社科院的阎崇年研究员1989年在费城艺术博物馆曾看到了其中一个藻井,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当时就感到内心一震,这个藻井简直太华美了。”他见过国内许多藻井,而智化寺藻井的确是我国建筑艺术的一绝,它造件之繁复、层数之多堪称我国“藻井之最”。

    回归难题

    建国以来,各方人士对智化寺藻井去向落实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藻井在上世纪初已经流失,留下的资料很少。原智化寺文物保护所所长杨文书先生是1982年到的智化寺,曾经做过藻井的资料收集。据杨所长回忆说,1986年5月,在美中教育访华协会工作的坎·哈默德先生参观智化寺,得知藻井流失美国,表示愿意帮忙弄清情况。7月中旬他回到美国后,立即给纳尔逊博物馆去信询问,事后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馆长马克·福·维尔森曾经写过两封信给智化寺,也邮寄了关于智化寺当初被拆卸下来的照片,虽然通过这些照片和信件知道了参与这件事情的另一个人霍雷斯·杰恩和万佛阁的藻井下落,但是,美国艺术馆方面坚决否认这是一次被迫的非法交易行为。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对于当初参与这件事情的西克曼做百般辩解,声称这是一个“为拯救此物做出努力的善事”。

    我国文物流失的途径有很多种,根据相关法律符合归还条件的寥寥无几,而智化寺藻井在历史记载中,按照美国方面的说法,属于正常购买行为,在这场交易中虽然存在很大的不公平因素,但是追讨起来,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和能够依据的法律还太少。

    2004年2月份左右,智化寺曾经向费城艺术博物馆和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写信陈述了想修复藻井的想法,目的也就是要一些有关藻井的资料,国内关于智化寺藻井的资料极为有限,关于藻井交易、运走的过程以及在美国的真实状况,所了解的都只是一些只言片语,而且到现在没有谁真整到智化寺的藻井什么样。

    4月份左右,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写了回信,告诉智化寺藻井现在被专门做了一个展厅展览,并询问了现在智化寺的修复情况,还寄来一些藻井的黑白照片和相关的资料。智化寺随后也写了回信提出双方进行资料交流和让对方协助复制藻井的设想。目的想进一步加强合作,为藻井提供更详细的资料备用。如果通过资料交流和协助能够修复藻井的话,对于还原智化寺的整体艺术价值有很大的意义。但是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一直没有回信。

    仅仅为修复藻井而做交流,就遇到重重困难,更何况交流关于回归的事宜。在他乡的那些藻井,即使是曾经属于我们,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程。

    同类国宝

    在北京先农坛里,存放着一组精美的文物,它是隆福寺正觉殿的一组明代藻井。这组藻井上下共有6层,每层圆形主框架上均细雕云纹图案,上面刻有各种造型,琼楼玉宇,天宫楼阙,天宫下是彩绘的28星宿神像。藻井的最下两层悬于室内天花以下,四角支撑点有木雕造型的四大天王,最上层顶盖为一幅沥粉贴金的深蓝色天文图,上绘观测者所在纬度能够看到的全天星象,有星星1420颗。此图应该是早于明代的一幅天象图的摹本,图中的星象及布置的位置相当准确,对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星象变迁和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组藻井集建症宗教、天文、历史为一体,是研究明代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智化寺三绝

    智化寺的三绝就是建症转轮藏和音乐。

    智化寺是现存明代建筑中保有最完整的。它始建时占地面积很大,共分左、中、右三路,房屋数百间,其布局在明代佛寺中很有代表性。目前保留下来的,有五进院落:

    第一进院山门内钟鼓楼左右对峙,一对汉白玉的石狮子分列山门两旁,拱形山门上部写着“敕赐智化寺”的字样。

    第二进院内有智化殿及东西配殿,正殿内供释迦佛及罗汉二十尊;殿前两侧东为大智殿,内供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菩萨像;西边为轮藏殿,轮藏殿藻井是一个圆柱形的藻井,下方上圆,其结构自左右坨梁起向上斜出,斜板上遍绘佛像,上面琢卷云莲瓣各一层,再上有一圈圆板像个井口,板之隅角亦雕卷云,中间有小斗拱五层,中央置圆板,上书七字真言。

    第三进院内有是一座楼阁,下层称如来殿,如来殿佛像背后有东西二梯通楼上,是四壁木龛内有小佛像九千余尊,故称“万佛阁”。万佛阁的外沿是方形,以覆莲形式层层递升,至最高处突然变仰莲,一尊毗卢佛像背西面东端坐于莲心之上,面貌庄严丰丽,衣纹洗练流动,毗卢佛像顶部的天花中,饰以圆板式藻井。凸起的顶部与凹进的藻井,伸缩相对,相得益彰,极具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万佛阁内藻井已经被盗,但是周围装饰藻井的卷草、莲瓣以朱、青、绿三色间杂相饰,别以金线,对比强烈,配合协调。第四进院内有大悲堂(后殿)等;第五进院内有万法堂等。

    智化寺内的屋顶也不同于普通寺庙,均采用黑色琉璃瓦,这不仅在寺院内独一无二,而且在全国也属罕见。一般寺院规格高者用黄琉璃、绿琉璃或黄绿剪边,此寺用黑色,可能是与宗教有关。民间有“水属黑色,水能克火”的说法,因此民宅多以黑屋顶作诬火的象征;从佛教意义上说,黑色是象征风大的颜色,而风又象征无边的法力,另外在明朝,皇家寺院主要使用黑琉璃瓦,而且黑琉璃瓦在当时只有官窑才可烧制,由此足见智化寺的修建规格之高。

    二为转轮藏。智化寺西配藏殿内置转轮藏一具,高近6米,直径4.17米,体呈八角形。下为汉白玉八角须弥座,中为经架,上为僧帽形顶。须弥座束腰浮雕“二龙戏珠”,转角处雕“天龙八部”;木制经架每面九层,每层五屉,表面皆刻像。僧帽形顶的檐部上雕大鹏金赤鸟、龙女和龙,帽顶中央托莲瓣抒,上供毗卢佛一尊,造型美观,衣纹流畅,佛像顶的天花上饰以藻井;下方上圆,井心绘梵文真言,井下斗拱五层,拱下斜板遍绘佛像并雕卷云莲瓣各一层,雄壮遒劲。此类转轮藏据说北京只有三个,另两个在雍和宫万佛楼东西两侧,是稀少的艺术珍品。

    第三就是闻名中外的智化寺京音乐,京音乐有“音乐活化石”之称。大太监王振曾经掌管宫廷教坊,据说,他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将明宫廷音乐的工尺谱私自转移至智化寺中,所以智化寺里艺僧们所演奏的佛教音乐就有了宫廷音乐的色彩。明英宗复辟后为王振招魂安葬,在颁赏给智化寺大藏经的同时,把流落民间的艺僧们又招回智化寺,使智化寺音乐逐渐形成了集宫廷音乐、佛教音乐、民间音乐于一体的独特形式。它一般采用管、笙、笛、鼓、钹、铙、九云锣演奏,智化寺京音乐虽然至今已传了28代,但由于500多年来一直都是师徒严格的口传心授,所以至今仍能保持明代京音乐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