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国宝在海外 > 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

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1/2)

    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

    ——敦煌遗书

    名  称:敦煌遗书,指清代以来,在古敦煌境内莫高窟藏经洞内出土的5-11

    世纪多种文字的古写本及少量印本,包括大部分官私文书。

    创作年代:从东汉起到元代,延续十多个朝代(公元2~14世纪)。

    发现时间:1900年6月22日

    流失时间:1905—1929年

    收 藏 地:俄罗斯12000饥英国13300饥法国5700饥日本1000迹

    流失原因:各国豪强利用莫高窟看守人王道士的愚昧无知,盗窃、骗取敦煌遗书。

    曲折经历

    敦煌的盛名来自莫高窟。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莫高窟这个词最早见于隋代营造的第423窟内的墨书题记《莫高窟记》。莫高窟的含义大抵有两种,一是说建造佛洞的人,在俗家弟子的修行中的修为是最高的。莫是“不可能、没有”的意思,莫高窟就是说没有人的修稳建造者更高了。二说即盛赞莫高窟建造水平极高,没有水平更高的石窟了。

    十六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战火四起,中原大批硕学宿儒和百姓纷纷背井离乡,逃往相对稳定的河西地区避难,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尤其汉魏传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兴盛。自从乐樽和尚在这里建造了第一窟后,经垢个世纪的建造,莫高窟在最辉煌的唐代,已成为拥有一千多个佛窟的佛教圣地,聚集了众多的寺庙和僧侣,也收藏着大量的佛经、佛像、佛画等宗教宣传品和其他文书档案。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明代长城的最西端修建在嘉峪关,敦煌于是处于中央管辖之外。嘉靖时期,嘉峪关被封锁,敦煌更是无人问津,静静的矗立在漫漫的沙漠中,在大自然的风吹日晒雨淋之中,一片残破的景象。

    清朝光绪年间,在窟南区北段居住的王道士,以修窟补佛的名义,开始清理沙石,供奉香火,同时四处化斋布道。等到小有积蓄时,在莫高窟第16窟东侧建太清宫道观,也就是今天的“下寺”。他雇了敦煌贫士杨某为文案,冬春间抄写道经以供发售,夏秋时,朝山进香者络绎而至,就让杨某在第16窟甬道内设案,接待香客,兼收布施并登记入账。1900年的6月22日,杨先生在抄经文时,用芨芨草杆点烟,然后顺手将点烟的芨芨草**甬道的缝隙中,谁知长长的芨芨草竟然插不到底,越插越深,掉了进去。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王道士,他们敲击甬道墙壁似有空音传出,就怀疑里面是空的。等到半夜的时候,他用力把墙打开,发现隔壁有一个密室。这个被神秘封闭的小石窟(又称17窟藏经洞)里,有无数的白色包裹,排列得非常整齐。打开一看,每一包里有经书十卷,其他还有佛祖绣像,平铺在白包下面。

    一个珍藏着数以万计的经卷、手稿、文书、织绣的宝库被打开了,本来一段尘封的辉煌重见天日本来是件大好事,可惜,这个发现来得实在不是时候。当时的国家正处在多事时节,没有文化的道士掌握着一批无价的国宝,其命运只能是走向悲惨。因此,从发现它的那天开始,就注定悲剧的发生,由此也撕开了敦煌百年的伤痛史。

    自藏经洞发现之后,王道士两次把洞内所藏的经书送给当地的官员,官员们把这些东西当作鉴赏的古董和官场结交的礼品。这也是敦煌遗书的首次流散。1902年,甘肃学政叶昌炽从知县那里看到了一部分遗书,叶昌炽了解到这批文物的价值,就建议当时的藩台衙门把这些文物运到省城保管。由于把这些古物从敦煌装车运到省城,至少得花费几千两银子,因此藩台衙门没有采纳这个建议。王道士又把部分写卷、佛画送给肃州兵备道廷栋。廷栋不识货,他把经卷送给了在嘉峪关税务司任职的比利时人,比利时人路过新疆时,又把这些古书分赠给新疆的长康将军和道台。敦煌藏经洞的遗书就这样传播开了。

    俄国人奥布鲁切夫于1905年10月到敦煌藏经洞,早于英国的斯坦因两年。他在敦煌用几包日用品,便从王道士手中换走了敦煌文书两大包,600多卷文书和写经,如今这些遗书在列宁格勒东方研究所收藏着,约12000迹这些书具体是如何运回俄国的我们不得而知,但他是第一个到达藏经洞的西方盗宝者。

    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和翻译蒋孝畹从商人口中得知在莫高窟的一间密室里面秘藏有大量的古代手稿经卷,为了找到旷世奇宝,他们日夜兼程顶着黄沙向莫高窟赶来。斯坦因想了很多办法接近王道士,经过斯坦因多方面观察,他了解到王道士对唐玄奘非常崇拜,所以他借机发挥,把自己也装扮成唐玄奘的信奉者,并欺骗王道士说他是沿着唐玄奘西天取经的路来的。这一招很灵,他用宗教信仰把王道士的思想沟通了,王道士答应让斯坦因看这些经卷。

    斯坦因所看到的宝藏,大约有三种,第一种是用坚硬的纸张所写的汉文佛经。第二种是藏文写本。第三种,也是斯坦因最高兴的,是一些古画,绢上画的全是美丽的佛像,颜色协调,鲜艳如新。这次斯坦因用200两白银就换去了24箱子遗书及其他文物5大箱,里面装有五百多幅中古时代的绘画和刺绣精品。他们怕外人知道,盗宝工作一般在晚上进行,他们连续盗掠了七个晚上,斯坦因雇了四十多头骆驼才全部运走。10月份,斯坦因委托蒋孝琬和另一个中国人潜回莫高窟,诱取了230捆手稿。历经一年多时间,晃晃悠悠将这些宝物运到了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

    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来到敦煌,他凭着纯熟的汉语基础和中国历史知识,袭用斯坦因的老办法。先是骗取了王道士的信任,在藏经洞里翻看了36个晚上后,以一个重约50两的银驭买一捆写本的价钱,选走藏经洞里的全部精华。他自己也曾自诩说,拿去的卷子在敦煌卷子里几乎都是最有价值的。珍稀的经卷写本和一些画卷共6000多卷,被装到10辆大车上运送到巴黎,藏入国家图书馆。

    当斯坦因把敦煌文物展示在全世界面前时,清政府才认识到它的重要价值。1909年8月22日,在敦煌藏经洞被发现的第9个年头,清政府教涌发出电令,并拨经费6000两白银,开始搜买敦煌遗书。人们意识到这些经卷有利可图,一时间偷窃成风,敦煌藏书又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910年三四月间,敦煌县将第一批敦煌遗书6004卷装车启运。押送进京的任务交给了新疆巡抚何彦升。前来押运的清朝官吏很不用心,袋装的敦煌遗书被搬出来时,很随意的扔在大车上,用草席捆扎遮盖,然后把堆满车上的文献刹紧。

    运载遗书的大车离开藏经洞,首先到达敦煌县城,然后从敦煌,经过酒泉、高台、张掖、永登,到兰州,兰州以后再从定西到北京,一路有多少人参与盗窃,有多少经卷流失,如今已成了永远的谜。当运送遗书的大车抵达北京时,新疆巡抚何彦升之子何震彝竟将大车接到自己家中,约他的岳父李盛铎和刘廷琛、方尔谦等人挑选遗书,取其精好的藏匿下来,而将较长的经卷一拆为二,以充不足之数。李盛铎窃去的那些文书,后来以8万日元卖给了日本人。

    1911年另一位俄国人奥登堡率团至莫高窟,藏经洞内遗书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