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前 言(1/2)

    前 言

    从背诵不知所云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到中学时代永无止境的题海战术,再到彷徨迷茫的大学生活,我们似乎不愿回忆那段成长经历,看到背着书包挤公车的孩子甚至还会暗暗庆幸自己终于熬了过来。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心理,对于教育,我们很少去想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相反,总是以得到什么来衡量:如果你是北大毕业生,在街上卖猪肉就是有卖点的新闻;如果你是一类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去西部支持教育就能被评为年度最感动中国人物;如果你是博士,毕业了没有在大学当老师或是没有在行政机关弄个一官半职,就会成为别人议论的对象。

    为了筹学费,下了岗的父母缩衣节食、盼不到收成的父母进城打工,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能简单地说是为了孩子受到教育么?在教育依然无法摆脱功利色彩的条件下,有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教育的内涵?几千年来我们始终信奉读书光耀门庭、出人头地的观念,使得教育太过功利性,如果“头悬梁,锥刺股”没有换来“金榜题名”,没有了日后的“黄金屋”和“颜如玉”,你就成为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而不会考虑曾经学过的唐诗宋词给自己带来的精神上的提升,因为这似乎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毫无联系。更何况,越来越高的教育成本迫使人们变得愈来愈精打细算,时刻关注着投入与产出。

    所以,我们反思教育。教育改革在摸索前进,素质教育首当其冲,但一方面我们还在骨子里信奉光耀门庭一说,一方面我们又在试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