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给你真理的钥匙 > 美国青年丁大卫(1)

美国青年丁大卫(1)(1/2)

    美国青年丁大卫(1)

    现在提起丁大卫,可能大多数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他不仅仅是一个美国青年,更主要的他是一个中国老师,让我们再重温一下他的故事。

    几年前,丁大卫来到中国,他爱好广泛,包括体育运动、音乐、文学、教育和“为人民服务”;任西北民族学院英语教师7年;2000年至今,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做基础教育义务助学工作。

    他拿着一本相册给大家传看,一个劲儿地说:“你们不知道我们东乡的孩子有多可爱!”

    东乡距兰州约100公里,车程约3小时。一路上,身高1.93米的他,窝着一双长腿,挤坐在长途车的最后一排,以东道主的姿态给去采访他的记者介绍,这条马路是50周年县庆时修的,那座电信塔是什么时候立起来的,这个镇子离县城还有多远,等等。

    1995年,丁大卫作为外籍教师应聘到西北民院,学校给他开出的工资是每月1200元。他打听了一圈后,知道这个工资比一般教师要高,于是主动找到学校,要求把工资降到900元。学校不同意,坚持要付1000元,丁大卫觉得“四位数”还是太高,几番争执,最后定在了950元。要求降工资,这也不是丁大卫的第一次。

    1994年,丁大卫在珠海恩溢私立小学任英语教师时,为了降低工资,为了和其他教师一样,不住带空调的房间,也和校长发生过一次相似的“斗争”。

    当时,学校外面是一个市场,丁大卫指着市场里民工住的地方对校长说,你看他们,那么多人住在一个帐篷里,很闷很热,冲凉也不方便,他们就是这样生活的,我比他们已经强很多了。

    这位校长后来到处和人说,这个丁大卫,老和民工比。到了东乡,条件更为艰苦。没有暖气、没有电视、没有洗衣机、没有抽水马桶,“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我有什么不行?”他说。

    “也许有点怪怪的,但我就是这样想的。”说这话时,在丁大卫在东乡的“家”里,是一间13平方米左右的平房,屋里放着一张书桌、一台电脑、一个三人沙发、两个文件柜和一张床。白天,这里是福特基金会在东乡赞助的双语教学试验项目的办公室,到了晚上,就是丁大卫的“家”。

    那是一张最普通的单人床,来中国10年,几乎就没有睡过足够长的床,被子也短,身子盖一床腿脚盖一床。他笑着说这样好,脚臭鼻子也闻不到。

    他一边说着,一边找出几张报纸,撕碎,然后用脚把劈柴跺断,开始生炉子。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下来了,3月初,海拔2600米的东乡,很冷。

    生好炉子,出去吃饭。走进一家饭馆,老板和伙计都认得他,丁大卫和他们用东乡土话说了几句,不一会儿,伙计端来了一盘羊肉和两碗面片。平时,丁大卫的饭就是一碗牛肉面或一盘炒面片,加一个饼,不超过3元钱。这次,为了招待记者,他们才吃了东乡的手抓羊肉。

    这顿饭花了30元,记者抢着要付账,丁大卫只是坐在那里笑,说“那你看看他们收不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