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防人之心不可无(1/2)

    防人之心不可无

    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孩子从小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同样是一种素质教育。

    美国非常重视孩子的自我保护教育,因为真实的生活是充满了各种危险因素的,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保护自我不受伤害在他们看来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自我保护教育被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部分。

    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并不等于说社会、家庭、学校就可以放弃保护,社会的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自我保护也同样重要。在生活中许多孩子受到故意伤害,侵犯者往往不是什么陌生人,而是他们身边的亲人或熟人。

    自我保护教育是具体而且可操作的:要让孩子多接触社会,逐步了解社会上一些不健康、有危害的现象;要让孩子,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只有认识了才会保护;让孩子学会区分善意的和恶意的行为,即使助人为乐,也要教育孩子学会科学助人。对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要求,如陌生人委托孩子看护物品等应予拒绝。另外,要让孩子掌握一些紧急救助的方法,如记住一些急救电话,遇到坏人纠缠要知道报警等。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政府教育部门特别为儿童制作了一辑主题为“不要开门!”的专题节目:一个男性工作人员,乔装打扮成送货员,带着大堆礼物与五彩缤纷的气球,到一些父母外出、孩子一个人呆在家里的家庭造访……

    结果显示,半数孩子表现良好:对“送货员”的百般诱惑,要么不予理睬,要么隔着门应答。但是,另有半数的孩子则让父母们担心不已:他们不但引“狼”入室,还以小主人公的姿态,带“送货员”逐个房间参观。

    这次节目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担心,人们想出各种办法,竭力保护儿童的安全。美国家长在大众媒体播出的节目中寻找教育孩子的机会,比如看到孩子被绑架的电视新闻,就可以借此问问孩子:“如果你也碰到同样的情况,会怎么做?”如果报纸上报道,某个孩子在一个僻静的地方玩被骗子带走了,也不妨与孩子一起讨论一下,哪些地方对小孩子来说是不安全的。在这种探讨的过程中,孩子多会比平时更认真地听大人的话。

    不过,不管事先怎样灌输,“演习”中还是有不少孩子会做出错误的回答,所以学校会明确告诫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即使经过纠正,仍不尽人意时,也不必过分担心,以大人应有的智慧,加上足够耐心,多几次与孩子一起找出恰当的回答堵塞“漏洞”,孩子最终会在游戏中学会自我保护。

    对孩子的保护很重要,但保护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不要因此而担惊受怕,处处小心,对孩子严加看管,这不但不能防止万一,还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积极的做法是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途径,而这样做的同时,又促进了孩子的进步。归纳起来,家长应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教孩子对生人要有警惕,不回答生人的问话,不接受生人的东西,不跟生人走,不让生人进自己的家。

    教孩子出门在外的自护行为,注意跟随大人,自己行动要跟大人说一声。孩子大一些了,要教孩子知道交通规则,知道怎样安全的过马路。教孩子会认安全标志,从而躲避危险。

    教孩子会说自己的名字,会说爸爸妈妈的名字,会说自家的住址,会说家里的电话号码。

    教孩子一些应急的办法,如,大声呼叫,大声哭喊,找警察、保安等。

    教孩子会打电话,如,火警电话,匪警电话,自家电话等。

    用讲故事的方法,将一些儿童遇险的事讲给孩子听,借用艺术手段打动孩子,让孩子从中领会自我保护的重要,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办法。

    最后的告诫是:既要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