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驼峰航线 > 滇缅公路永远记得他们(2)

滇缅公路永远记得他们(2)(1/2)

    滇缅公路永远记得他们(2)

    除了疾病,还有事故。公路的质量和要求是路基宽9米,最大坡度为20%,最小弯道为10米,平曲线最小半径12米,平原长距不得短于100米,山岭地不得短于60米,最大纵坡为30%,路面为泥结碎石,所以必须先整理路槽,夯实,按先大后小的石料层次铺筑,掺用30‰黏土填空后,再用压路机碾压。

    但是战争期间,没有机械设备,这使工程更加依赖于数以万计劳工的手工操作。因为时间紧迫和战局恶化,最初的建设工程不得不用最原始的方法。在几乎所有的路段上,劳工们都是用从自己家里带来的背篓来搬运泥土和石块。长达959.4公里的路段,大都是用这种蚂蚁搬家似的方法一点一点堆积起来的。

    修路用的压路机是由劳工自制的大石碾子。石碾子大约有1.8米高,重量各地不等,一般都在3—5吨之间。如果采石场就在附近,人们就因地制宜。但更多的是要到较远的地方去寻找石料制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将石碾子弄到公路上本身就很艰难。许多石碾子都是靠劳工们推拉肩扛才从丛林和山中弄出来的。上坡时没有多少麻烦,比较容易掌握。但是下坡时由于重量产生的巨大贯性,许多恐怖的事故时有发生,石碾子滚落下来,来不及躲避的劳工直接就被活活压死。时常会有做工的孩子在事故中丧生。

    当年曾任滇缅公路管理局局长的谭伯英在一本叫《滇缅公路》的书中详细介绍了当年修建公路时的情况。他写道:

    在那些日子里,我们无法知道明天谁将离我们而去,许多不可代替的工程师和能干的工人都死了,人越来越少,工程随时可能停下来。

    为了能在怒江和澜沧江上建造能够通行载重卡车的柔性钢索大桥,桥梁的总设计师徐以枋先生被派往仰光的一家桥梁构件厂定购所有建桥用的器材。他从工地出发步行约1000华里,走到中缅边境上的畹町,到了畹町才有汽车去仰光。在仰光,徐以枋一头扎到工厂里拼命工作,几个月后,这家工厂终于按照徐以枋设计的规格精确切割生产出中国人急需的建桥材料。

    建材生产出来,运到造桥的河边又成了大难题,运输途中要穿越485公里的丛林小径,数百名劳工赶着骡马在大森林里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把这些材料运到建桥工地。这时候两边的桥塔已经建好,下一步就是铺设钢索。这需要派人把一卷很长的绳子带过河去,绳子另一端连着建桥用钢索。工程师试图用船把人渡过去,但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