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一味一人生 > 放生当拒绝伪善,功德乃内心慈悲

放生当拒绝伪善,功德乃内心慈悲(2/2)

日、初一、十五这些天做善事所产生的功德,是平常的很多倍,所以这些天大家就尤其积极。我曾问过一位学佛的朋友,如果做某件善事没有功德,你会去做吗?他说:“没有这样的善事。做了善事必有功德。”我说:“哪有这么包赚不赔的生意啊?”其实他是在逃避这个问题,无意间已经给了我答案。

    我参加过放生,是和一位朋友,那天是他的生日,我们去后海放了两条鲫鱼。“后海夜,秋风清,鱼归水,心返本……”事后我写下了这样的话。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放生。那两条鱼是在后海附近的菜市场买的,鲜活而肥美,若不放,当晚就成盘中餐了。但是后来,这位朋友再邀请我参加什么放生活动,我总是说:“不去!”

    “为什么不去啊?”他问。

    “手头的事情没忙完,没工夫去。”我说。

    他便立即觉得我是一个世俗的人,眼里流露出悲悯与鄙夷之色。我对他说,你以为手头上的事都是世俗的事吗?不是的。古人云“官场之中好修行”,岂止官场,各行各业都是修行的场所,任何工作都可以作为修行的功课,何须非要去寺庙、赶法会,参加那些活动呢?我学医的师门有位年龄比我大的师弟说过一句话:“你专心地做一件事,就在定中。”由定就能生慧。若工作是工作,修行是修行,人岂不是要被撕裂?有何定慧可言?参加一两次法会,对佛法心有所感,然后存之于心,就够了,以后再有机会、名额,让给别人去体验,去积累功德,如此甚好。

    放生,是为了唤醒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唤醒我们内心的慈悲。心里有这个反应,功德就有了,否则,哪怕你放的生灵再多,也毫无功德可言。现在这种形式主义的放生,站在人的角度,一相情愿地把动物买来又放掉,结果造成了更多的捕猎,你考虑过动物的死活没有?连这一点都没有考虑到,是为不仁,谈何功德?

    有的人参加完放生仪式后,回家继续吃肉。慈悲何在?我甚至不反对吃肉,只要别天天吃,吃时别浪费。我们可以换位思维:如果我自己是一条鱼,不幸落入盘中,那时我们会希望别人仔细地吃完,不要浪费,否则就白死了。这一点点慈悲,诸君能做到吗?

    正如《菜根谭》所说: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是为二十四两也。

    也就是说,当我们给予别人帮助和恩惠的时候,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施恩惠于人而不求回报,“为善不欲人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所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假如抱着沽名钓誉的心态来行善,即使已经行了善也不会得到任何回报,出于至诚的同情心付出的可能不多,受者却足以感到人间真情。所以,施之无所求,有所求反而会没有功效。

    功德不像存在银行里的钞票,可以凭借某些空洞的形式大把大把地去赚,然后痛痛快快地享用;它是我们内心的慈悲,需要一点一滴地去体会和培养,而且,别图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