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疑-刘心武 > 学术研究向大众文化的转型(1)

学术研究向大众文化的转型(1)(2/2)

例如语言是人的肢体表情的延长,文字是视觉的延长,广播是人听觉的延长,那么作为视听传媒的电视,就是人的视觉与听觉同时的延长。可见,电视的魅力是多么的神奇。电视是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介,20世纪初到现代化的今天,电视传媒系统的爆炸式发展与呈几何级数的扩张,使电视成为人类发展中最主要的文化传播形式。人们以最大的接受能力接纳了它、喜欢了它,并离不开它。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视占领了人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阅读文学经典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于是文学经典就成了某类特殊人群(文学研究者、中文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等)不得不读的“专业”书籍了。大众文化借助电视传媒手段带来了新的契机。传统的文学是书面语言传达出来的意义,通过语言符号,使人们领略文本深层的意蕴。当然就要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而电视呈现给人们的图像则是直观的,其受众面之广,简直是无与伦比的。无论是雄浑豪迈的历史画卷,还是淡远飘逸的异国情调;无论是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还是华丽绮靡的上流社会;无论是含蓄蕴藉的诗词歌赋,还是明快直白的民歌俗曲;无论是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还是晓风残月的甜蜜情爱;无论是哀婉凄迷的叙说故事,还是诙谐滑稽的小品表演……应有尽有,足堪选择。大众文化之所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就是因为这些媒介的巨大影响。

    刘心武先生和央视《百家讲坛》正是看到这一点,并有效地运用这一手段,将《红楼梦》名著阅读转换为电视播讲,收到前所未有的效应。正如刘心武先生自己所说:“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档远非黄金时段的讲述节目,竟然产生了极强烈的反响。追踪观看的人士很是不少,老少都有,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年轻人,包括在校学生。在互联网上,更是很快就有了非常热烈的回应,激赏的,欢迎的,鼓励的,提意见的……最可喜的,是有人表示,这个系列节目引发出了自己阅读《红楼梦》的兴趣,没读过的要找来读,没通读过的打算通读,通读过的还想再读。”②电视传媒手段创造出神奇的魅力,岂止是他本人没有想到,当人们习惯了文本阅读,在面对电视讲座没有显示出来特有的关注的时候,他已经从学院式的研究走到电视传媒的平台,从书斋走向了民间。这不仅仅在于其受众群体之广大,更重要的是谁出镜,谁长时间占据着电视传媒的空间,谁就占有了话语的控制权。出镜人物虽然不一定具有权威,但他们借助媒体的话语控制权却行使了“权威”的权力,由电视传媒的代言人转变为“权威”的代言人。刘心武先生算不算红学的权威且不论,但他却掀起了红学的热浪。当热浪飞溅起的泡沫溅在学者脸上的时候,不能不逼迫你正视“刘心武现象”。

    今天这个“热”,明天那个“热”,也许是文化浮躁的现象,然而现象的背后,却潜在一种变化。冷眼观看刘心武“红学”热,便会发现他有自己的特征:学术的娱乐化、探秘的**化和受众的平面化。所谓“学术娱乐化”,是指在这股热浪的下面,并不一定有多少人真正研究《红楼梦》,而大多数是在崇尚《红楼梦》的心理驱使下,以娱乐的心情听他讲得挺有趣、挺新鲜,听完一笑了之。所谓“探秘的**化”,刘心武一面把自己的“秦学”称为学术研究,一面又把它下嫁到低俗的层面,言其“揭秘”。有意而为之,制造悬念,迎合民众的猎奇和探秘的心理。特别是“宫闱秘事”的猜谜更强化了探秘的**。所谓“受众平面化”,是指观众的主体是青少年学生和退休人员,他们大多没有读过《红楼梦》,或知之甚少,缺少有关“红学”方面的基本常识。这三点是“刘心武现象”的表征,在热浪漩涡的中心,蕴含的则是探佚与索隐交流而生成的合力,并向“平民意识”趋动的情感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