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刘心武现象面面观 > 从刘心武“秦学”引发的争议看学术批评 黄 安 年

从刘心武“秦学”引发的争议看学术批评 黄 安 年(1/2)

    近些年来随着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提出“秦学”并将这种“秦学”观在中央电视台学术性栏目长时间连续播出,在红学研究界和红学票友及爱好者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争议,也唤起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密切关注。学术交流网在客观转发这场争议的资讯时的按语中提出:“围绕电视媒体、传统纸媒、网络传媒各种‘红学’爱好者、关注者、研究者就‘红学’的方方面面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有的则针锋相对,这不是一件坏事情。我们期望本着有利于‘红学’研究繁荣、有利于‘红学’健康发展、有利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利于‘红学’共同体的团结,把这场群众性的讨论引向健康发展和深入的轨道。”

    笔者并不研究红学,也不是红学票友,对于红学实在是个外行,就红学本身确实没有发言权。但是目前围绕“红学”和“秦学”是非的争议,涉及到学术领域的一些共同性问题。本着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宗旨,对学术争议中的共同性问题发表一管之见以求教于朋友们。笔者以为,在商品大潮冲击、宏观管理乏善、社会转型期浮躁风盛行的情况下,这场争议所引发的某些现象实在需要学术界、文化界、新闻媒体界的认真思考,因为它凸显和折射了学术泡沫化、学术浮躁化、媒体商业化、学术庸俗化现象。从这些现象中我们看出,在学术层面上实在有着许多需要澄清的见解。

    其一,学术问题研究和讨论需要遵守学术规范围绕“秦学”引发争议的是一门被称为新兴“秦学”,是在中央电视台开设的学术讲座百家讲坛上向全国亿万观众宣讲的,而不是对在娱乐节目如评书,演义、戏说、搞笑、猜谜之类或言明属创作的连续剧等非学术层面的表演。《百家讲坛》属专题讲座,是“科学与教育频道”的重要栏目,如中央电视台栏目介绍所说:“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精彩演讲,选择目前大家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形式不拘一格,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 显然刘心武先生的长时间连续播讲定位于“建构时代常识”和“追求学术创新”是无疑的。 既然是“建构时代常识”、“追求学术创新”,而是否“学术创新”,是否符合“时代常识”,就必须要遵循学术规范,就要检验是否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否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是否反复论证,一丝不苟。我们在学术问题面前只能有一分事实说一分话。事实已经十分清楚,“秦学”的提出并没有建立在事实依据和科学论证之上,所以不少人批评刘心武先生的“秦学”不讲学术规范,指出“秦学”作为一门学科不能成立,这绝不为过。演义、戏说、揭秘、猜谜,可以博得广大观众和听众的一时喝彩,满足听众的好奇心和窥探欲,赢得可观的收视率和滚滚财源,但是不能被视为创新学术。要建立一门立于不败之地,并非过眼烟云的创新学术绝非易事。如果刘心武先生公开言明自己是在像《康熙微服私访》那样的戏说,那么谁也不会从学术创新的角度来评价“秦学”,然而刘心武先生偏偏强调自己是在创新学术,所以出于尊重他自己的选择来评估“秦学”不合学术规范是理所当然的。

    一门新的创新学术地位的确立靠的是事实依据和科学论证,而不是哗众取宠的宣讲。搞学术绝不能大跃进,也不能靠大帮哄,靠网络投票。今天有人随意地提出一门“创新学术”的“秦学”,明天有人则仿效提出另一门“创新学术”的“贾学”、“林学”、“薛学”、“丫学”来,单是一部《红楼梦》就延伸出许多新兴学科来,这是在繁荣学术还是在戏弄《红楼梦》呢?看似人人都来搞学术,人人学术“创新”,热闹非凡,电视热播,媒体热炒,网络热评,实际上却典型地反映了对待学术研究一种浮躁心态。在《红楼梦》走向大众化的时代,人们有权关注红学并就红学发表各种意见,但是不等于人人都是红学家,不等于人人都成为学术研究者。学术要民主,也要守规矩,讲学术民主,不等于不需要学术规范,按照学术规律办事。

    其二,学术不是政治,文艺创作不能政治化

    《红楼梦》是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宫廷秘史之类的政治影射作品和家史兴衰的实录,不能将《红搂梦》文学作品政治化。有些人似乎还停留在40多年前的文革思维定式上,力图将《红楼梦》政治化,用阶级斗争为纲、“利用小说反党”的思考来解读《红楼梦》,把《红楼梦》说成是一部利用小说隐写帝位更迭权力争斗的政治传记小说,这无疑是严重歪曲了《红楼梦》本意和大大低估了《红楼梦》的社会文化影响。我们只能根据红楼梦的文本,依据现有的档案和文献资料来研究和解读红楼梦。文革已经过去了近40年,现在的所谓“秦学”虽自称有学界高人指点,也非真正的创新,它其实只是文革“阶级斗争为纲”、“利用小说反党”论的沉渣泛起。在笔者看来,如果我们走不出文学作品政治化的解读怪圈,中国文学创新繁荣的新时代是难以到来的。从“秦学”的学术政治倾向看,实在是一种错误思潮的回归。人们有理由怀疑,如此热衷于宫廷争斗的文学描写和推理,是否有利于文学繁荣和学术创新。

    其三,正常的学术批评不能被视为“围殴”

    现在有媒体把一些红学研究者对于刘心武先生缺乏事实依据的“秦学”论提出不同意见,说成是“围殴”,这是不公平的。因为根本不存在所谓“围殴”的事实,我们不能一听到批评“秦学”的意见就指责批评者是“围殴”。事实上在刘先生的“秦学”传播了很长一段时间、“秦学”书籍在市场大为热销后,一些红学专家和清史专家为了澄清事实,才被迫做出比较温和的反应,如果把这样的不同意见的争议和批评说成是“围殴”,我们还有什么百家争鸣可言?难道只许刘心武和中央电视台放火,批评者连点灯的权利也没有。事实上中央电视台可以而且应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