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红楼复梦-(清)陈少海 > 第六十七回 重甥女托理家务 拜经忏荐慰贞魂

第六十七回 重甥女托理家务 拜经忏荐慰贞魂(2/2)

喜交集。姐弟相见说不尽的万千亲爱。贾兰拜见三位姑姑,彼此问了多少说话。贾环将家中近来大概诉说一遍,并说琏二嫂子生女之事。探春姐妹、珍珠不胜欢喜。

    又说了一会,因问道:“你看梦玉兄弟有些像谁?”贾环道:“活像我家宝二哥,怨不得茗烟要认错主人。”贾兰道:“不但望之俨然,近亦逼肖。”惜春笑道:“不惟梦玉像咱们家宝二哥,这里有好一半人都像我们昔日闺中伴侣,见面就像认得,真是古今奇事。”梦玉笑道:“刚才同三哥、大侄子见面,彼此发呆,倒像那里见过。细想起来,真是一件奇事。”

    探春们正在笑谈,见一个丫头过来说道:“老太太们等着要看江姑娘的姑爷,梅姑太太们又要看张姑娘的姑爷。”探春笑道:“咱们家这两个姑爷还怕谁瞧不上吗?”说着,领贾环们走进景福堂。刚上怡安堂甬道,宝钗见海珠们都在卷棚下,就领他往介寿堂来。贾环见祝府里自大门起,一直到垂花门以内,一切气概光景,比当年荣府时数倍的开展热闹。怡安堂面前十分体面,两廊下来往是人。转到介寿堂院门口,一望去更为热闹。此时柏夫人、石夫人也都在这边,那卷棚下站满的都是些姑娘、嫂子,见探春们走到台阶,都两旁站着,打起帘子。

    梦玉在前,探春领着贾环叔侄,惜春、珍珠在后,六人一齐进去。贾环见屋子内摆着十几个大磁盆的素心腊梅,旁边大条桌上,一个五六尺长二尺宽的白玉石花盆里面堆着玲珑山子,种着文竹、梅花、松树、水仙、灵芝等物,十分雅致。探姑娘领着进了套房,见老太太像一位白发观音,坐在一张自然椅上,两旁站着体面姑娘,各位太太们四处坐开。探春走上去说道:“环兄弟来见奶奶。”贾环随在膝前跪下。祝母喜极,才要站起,被探春扶住道:“应该磕头的,老太太仔吗还要站起来?”

    贾环拜完,站起来又抱腿请安。贾兰接着磕头,探春道:“这是兰哥儿。”祝母喜的不住口叫着:“儿子,孩子,快些起来!”贾兰请安之后,祝母将他叔侄拉住,瞧了叔叔,又瞧侄儿,极口的赞道:“好儿子,不愧为大家子弟。这是张家的姑爷,这是江姑娘的姑爷。真是些好姑爷,同咱们梦玉都很见得过人儿。”探春道:“且见过姨妈们,再同奶奶说话。”

    贾环们先到柏夫人面前请安问好,又说了几句想念的说话。

    挨次拜见桂夫人、石夫人、梅秋琴、竺、鞠两位太太并自家母亲。秋琴对贾环笑道:“你是我的表侄女婿,又是我的干女婿。我那张家桂生姑娘很好的一个人儿,又聪明,性儿又好,两句诗儿也还做是上来。”祝母笑道:“你赞张姑娘,咱们的江姑娘也很不错,春间给我的那柄扇儿,画的燕子桃花,又题了几句诗儿,谁不说好!人人都要他的诗画,就是抢不到手。况又长的像个美人儿似的,真是江姑太太的一个活宝贝。也不委屈咱们的兰哥儿,年少登科,又得了个美貌的奶奶儿。”桂夫人笑道:“将来再同咱们的梦玉、魁儿都做个进士同年,更为有趣。”王夫人道:“多谢妹妹的期望。”柏夫人道:“也像甄宝玉点个小翰林儿,你大哥哥最得意这个门生。”桂夫人道:“那天进来见太师母,很亲热,坐着说了好一会子的话。我瞧着同咱们梦玉倒像同胞弟兄,面貌光景竟不差什么。”祝母点头道:“实在好个孩子,我听他说奶奶又不在了,丢下一个奶抱儿女,我心中很过不去,想着要做个媒人,一时又想不起谁家的姑娘儿合式。”秋琴笑道:“若是老太太有这意儿,等着大哥们出殡后,我做个媒人,横竖叫老太太愿意,叫他先做咱们家的门生,后做咱们家的亲戚。”祝母听说,四围看了一遍,笑道:“我知道你的心事,真个很好。”探春会意,说道:“兄弟同兰哥儿还要到别处去拜客,明日再进来请安。”祝母点头道:“去会子就来,咱们还要说说话呢。”贾环叔侄答应,梦玉一同出来。探春同出介寿堂院门,来到怡安堂甬道上,说道:“你们去拜客早些回来,这儿同家里一样,很可不用客气。我给大姨妈代管家务,两处都呼应得灵,自有照应。”贾环们答应,同梦玉出去,贾府的汤顺们伺候往各处拜客。

    探春接手办事,有则有条,连日料理,内外悦服。柏夫人得意之至,在老太太面前极口称赞。祝母欢喜道:“真是贾大姐姐的福气,女儿、媳妇才品俱优。”王夫人道:“探丫头的光景,还像有点福气的,怎么又弄的这样零落,真是令人不解。”

    祝母道:“将来守子成名,自有后福。”

    太太们正说着话,周大奶奶上来对王夫人道:“多谢姨太太恩典,给婉丫头念经,奴才夫妻实在感激,上来磕头谢赏。”

    王夫人连忙拉住道:“婉姑娘千古流芳,神人共敬,一天经忏,聊表爱敬之心,何足挂齿。”祝母道:“姨太太说了好一程子,要去给婉丫头念一天经,总也没有工夫。我想着明日倒闲,偷个空儿了这件心事罢。你去吩咐接引庵的姑子们,好好的收拾一点儿素面,伺候太太们去逛一天。”周家的答应,自去料理。一宿晚景无事。

    次日清晨,王夫人吩咐,请各家太太们到接引庵相会。宝钗知会贾环叔侄同梦玉一早先往接引庵中等候。宅里除了老太太同柏夫人、石夫人三位不去,其余俱同王夫人往接引庵来。

    此时各家太太、小姐们都已到齐,庵中姑子接待不及,还亏宝钗、探春早已派人照应。那大雄殿上是二十四众尼僧拜莲经宝忏,十分闹热。

    早斋已毕,各家太太们在殿上听姑子念经。梦玉同贾环们往左近庄子上闲逛。探春领着众小姐、姑娘在庵里各处随喜。

    王夫人同宝钗在禅房里说话,见茗烟进来回道:“原先伺候宝二爷的进禄,自离府之后一向在外跟官,新近回来做亲,昨日满了月,今儿带着他媳妇来见太太,道喜磕头。请太太示下。”

    王夫人听说,叫他进来。茗烟答应出去。

    不多一会,领着进禄夫妻进来,走进大殿,王夫人见他夫妻两个打扮的很体面。进禄领着媳妇走到太太面前,一齐跪下磕头。王夫人问道:“你在那里娶了这个花枝儿的媳妇?”进禄跪着回道:“奴才蒙太太恩典赏假,在外跟了几年外官。新近回家做亲,知道太太同宝二奶奶们已回金陵,现在这儿。昨日满了月,今儿才领着媳妇来给太太磕头道喜,要求太太恩典,准奴才夫妻两个仍回府里当差。”王夫人道:“你们起来说话。”

    进禄夫妻站起,过去给宝二奶奶磕头。宝钗道:“瞧你这媳妇很不像个穷人家的姑娘,规矩礼数都很像个样儿。”进禄道:“他原在汪五太太跟前,从小伺候多年,因奴才回来做亲,七月间才在江府里出来。”

    宝钗尚要再问,见汝湘、九如跟着郑太太们一阵过来。进禄忙退出门外。顾太太一眼瞧见,问道:“你不是彩凤姑娘吗?”

    彩凤赶忙过来请安磕头。各位太太、奶奶们问了来意,都欢喜给他道喜。王夫人吩咐进禄给太太们磕头。顾太太对王夫人道:“这彩姑娘是汪五姐姐得用之人,若是他要跟着姐姐,倒是一个能干靠得住的人。”王夫人点头道:“进禄是我宝玉的旧人,因那几年在府里白闲着无事,命他们各去找头路。他跟了几年官,新近回家做亲,昨日过了满月,今日领着媳妇来磕头,求着进来当差。”宝钗道:“看他夫妻们十分情切,太太施个恩,准了他罢。”王夫人点头道:“且帮个忙儿再说。”进禄、彩凤连忙跪下磕头,谢太太恩典,又谢了宝二奶奶。王夫人吩咐去见探姑娘、惜姑娘、珍姑娘、巧姑娘,就派进禄同着汤顺们伺候爷们。进禄连声答应,同茗烟出去外面照应。各位太太用过晚斋才散,一宵无话。

    次日一早,周大奶奶进来叩谢贾太太,正遇着宝钗请安下来,笑道:“你来的正好,我正要向你要人名清册,送到海棠院去,咱们要酌定章程。怡安堂太太已催过几磨儿,不能再迟。”

    周大奶奶道:“我就送到海棠院去。”宝钗点头,往怡安堂来,见海珠们一堆儿都在卷棚下等着一同上去请安。桂夫人知道他们多添了安和堂一处请安,不能耽搁。宝钗们上去各人回了几句说话,赶着下来,走如是园往安和堂请早安,一面各差姑娘们往承瑛堂禀安。探春赶着将事务略为料理,随同众人跟着柏夫人往介寿堂来。此时王夫人、石夫人、梅姑太太刚才上去,柏夫人赶忙进去。众人俱在卷棚下相叙谈心,等着人齐一同上去。梦玉正说的高兴,见廖大奶奶同着贾环们进来。不知海珠怎生回避,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