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红楼复梦-(清)陈少海 > 第六十三回 露筋祠众亲会贤母 平山堂遣仆祭佳人

第六十三回 露筋祠众亲会贤母 平山堂遣仆祭佳人(2/2)

的媳妇,送了他好些东西。又留了些值钱东西给珍大奶奶婆媳。余外男女下人俱各重赏。起身这日比王夫人上船时又加几倍的热闹,柏夫人哭谢而别。途中都有官员迎送,一路甚是平安。唯芙蓉勤劳过分,不觉失血,面黄肌瘦,每日总要吐上几口。柏夫人与他情如母女,形影相依,见他积劳成病,十分着急,每日亲自给他参汤调治。芙蓉见太太如此心疼,感激涕淋,强打精神料理事务。在船中行了一月有余,正值水平风顺,不觉已入江南境界。既过台儿庄,张本差前站的兼程到家报信,又派些能干家人分坐快船,一路去迎来接的亲戚、本家老爷、太太船只。

    这日正是晌午时候,张本坐着划子上了座船来回太太道:“二太太领着大爷、奶奶们、梅姑太太来接,已过淮安,都在露筋祠湾住。”柏夫人听见欢喜之至,吩咐:“座船上加纤,赶着上去。”张本答应,出来叫座船上多加二三十个纤夫,先上前去,自家站在船头上看着照应。一会儿走下三四十里,见有两三只小快船飞奔而来。张本眼快,远望去,见是本宅里的伴儿们,第二只快船里坐着个穿孝的少年,知道是大爷来了。

    看看相近,果然不错。忙进船去回了太太。柏夫人听见,就如得了个活宝贝,吩咐:“好生扶着大爷过来。”自家同芙蓉站在房舱窗口,歪着身子往前远望,不住的问道:“大爷上来了没有?”

    此时,座船头上家人站满,不一会,快船迎着,果然是梦玉带着几个家人、小子分船来接。到了大船边,两处水手将船帮住,上下家人扶住大爷上了座船。不及与众人说话,赶忙下舱,口里一路叫道:“太太,梦玉来了。”走到官舱,瞧见柏夫人扶着一个黄瘦姑娘站在窗口。梦玉抢到面前,只叫了一声妈妈,跪下去抱腿大哭。柏夫人一阵伤心,弯着腰贴着梦玉的脸哭了一会,芙蓉劝住太太。梦玉哭完,磕头起来又请过安。

    柏夫人问过老太太安,二叔叔、三婶子们好,指道:“芙蓉姐姐累成这个样儿,你该谢谢才是。”梦玉道:“怎么这病姑娘就是芙蓉姐姐?”赶忙过去,拉着芙蓉说道:“姐姐多年不见,很承惦记,时常还要给我针线。这回太太回南,你辛苦成病,我先拜谢,等到家后,再多多给你磕头。”说着,跪了下去。

    慌的芙蓉赶忙回拜,说道:“伺候太太是分内之事,我因福薄生病,并非辛苦,怎敢劳大爷拜谢!”柏夫人道:“老太太当初曾吩咐过宅里家人、媳妇、丫头们,只管叫他名字,不许称呼。且我待你如女,只管叫他兄弟。”梦玉正然拜着说道:“太太真是疼我,这个姐姐我不要了。”芙蓉正在回拜,不防被梦玉一推,歪身跌在太太脚边。柏夫人不觉好笑。站着的姑娘、媳妇们都笑起来。芙蓉笑道:“好兄弟,怎么你这傻劲儿总还不改?不是太太挡着,这一跤直叫你推下河去。”说着,两个站了起来。梦玉同这些姑娘、嫂子们问了好,转身同柏夫人娘儿两个说话。柏夫人道:“听说二婶子、梅姑姑、媳妇们都来接我吗?”梦玉道:“就在前面不远儿,还有好些男亲女眷也都同来,这船上怎么坐得下?”芙蓉道:“依我说,咱们家的先请到船上来说说话,其余一概亲眷都请到露筋祠相会。叫他们到庙里备茶,伺候太太们上去。最为妥当。”柏夫人点头道:“很是。叫张本派人前去知会,并在庙里办茶伺候。”

    那两边办差的家人得了信儿,坐上快船飞奔而去。

    不多一会,望见那来接的船只,大小相同,一字儿排去,不知其数。桅杆上布旗摇曳,任风舒卷,转眼之间,船已相近。

    那边各船上都站满家人照应着,将柏夫人座船同桂夫人的座船帮连一处。家人们围着布档子,请桂夫人、梅姑太太、众位奶奶过船相见。两位太太同梅秋琴姐妹三个,彼此哭拜一番,叙了几句十余年的离情。然后掌珠们照媳妇行礼拜见,起来之后,又都在膝前跪下请安。柏夫人看着一个个的不胜欢喜,说道:“人家的好姑娘都叫老太太要了回来。家里的又培植了两个,四美二难都叫梦玉一人独得。”桂夫人道:“还有姐姐定下的,再来了真个热闹。”

    太太们正在说话,芙蓉过来给二太太、姑太太磕头。桂夫人同秋琴连忙扶起来,说道:“好孩子,好女儿,多年不见,知道你苦心帮着太太,咱们都很惦你。老太太听见你给太太经理家务积劳成病,每天不住的念着,横竖将来放不掉你的。”

    芙蓉低头答应道:“伺候太太是丫头分内之事,蒙老太太们的恩典,格外疼顾。”说毕,向掌珠道:“给奶奶们一总儿磕头罢。”芳芸、紫萧连忙站开。秋瑞道:“一样的姐妹,怎么妹妹不把我们当人。”桂夫人笑道:“你们同拜罢。”掌珠们答应,一齐同拜已毕,芳芸、紫萧道:“承姐姐常寄东西,有信来谆谆念及,姐姐请上,我们应该拜谢。”三个人又拜了一回。

    梅秋琴笑道:“都是会中人,何必多礼。”柏夫人道:“孩子的礼比咱们的礼还多。”桂夫人道:“各家亲族都在露筋祠等着姐姐上去,见个面儿坐会子,就可以开船。”柏夫人点头道:“咱们且上去坐坐,等着你大哥哥的灵柩船到了,众人祭拜完结才能开船。”桂夫人道:“是极,咱们上去罢。”

    三位太太领着奶奶们到露筋祠去,家人们围着步幛。柏夫人道:“左右俱是自己家人,围着挡子甚觉气闷,不如去掉了,看个野景儿倒还走的爽快。”众家人答应,撤去步幛。秋琴道:“连日天气闷热,颇有春景,远望白云红叶,竟不亚二月桃花。”柏夫人道:“我十几年不归故乡,前日入了江南境界,看见杨柳芦花甚觉亲热。想起古人说的,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此理甚是。”秋琴笑道:“张季鹰的莼菜鲈鱼,亦同此意。”

    太太们一路说着已到庙门口。男男女女到处是人,也不知道谁是谁。刚进里面,人空儿里挤过一个小书生,对着柏夫人跪下,芙蓉过来赶忙扶起。柏夫人将他拉着问道:“好个孩子!是谁家的?”秋琴笑道:“就是你外甥魁儿。”柏夫人十分欢喜,说道:“好儿子,你怎么不到我船上去,倒在这里等我?”秋琴道:“他方才要坐快船同梦玉先去。掌珠知他胆怯,恐其骇着,硬止住不叫他去。他很生气,同姐姐抬了一会杠。刚才叫他同过船见舅母,他使性跑了上崖,在这里等着。”柏夫人喜极,摸着他的脸笑道:“好儿子,今日算你第一个接着我的,快别动气,等到家我罚掌珠做东请你罢。”

    桂夫人笑着来到大殿,在露筋娘娘前拈香瞻拜。桂夫人道:“一宵血肉,万古流芳。真是闺门中之文丞相,可为巾帼师表。”柏夫人道:“忠节二字,非怕死人所能为之。”秋琴道:“是要极爱惜身命,而又不怕死,方是古今伟人。若尽不怕死,则明火执杖之徒与卖笑毒夫之妇,身罹法网,死而无悔。此乃人间禽兽,岂独不怕死而已哉!”柏夫人笑道:“妹妹议论,比当日更觉爽快。想得解元薰陶,所以颇有梅味。”桂夫人道:“秋琴的梅味,比老西儿还酸。”柏夫人们都止不住好笑,同着转入后殿,瞧见各家太太、奶奶们俱站在大院子里相候。

    柏夫人望过去,认识的没有几个,其余奶奶、姑娘们俱不相识。桂夫人同秋琴一位一位的指说一遍。柏夫人走到面前,说道:“都是至亲姐妹。这些是我的侄媳、侄女、甥妇、甥女,若不说明,我那里知道。有劳远接,很抱不安。”说着,都到后面礼房,彼此拜见,相叙一番。接着是亲族子侄们进来磕头请安。柏夫人站着一个一个都问了名姓,命琴玉、梅春陪着在外面客堂里吃茶。里面各位太太都要说一两句话,柏夫人应接不暇。家人们内外俱备点心。坐了一会,跟班的家人来回:“老爷柩船已到,玉哥儿同梅大爷们都在船上哭拜。来接的各位爷们已上船去行礼。”桂夫人同梅秋琴道:“等着他们拜完,咱们再去。大姐姐在这里坐会子回本船去,咱们拜过各人回船,叫他们连晚就开,赶着回去。老太太在家也很惦记。”柏夫人点头道:“我也盼着到家,这两月在船里实在闷的慌。”桂夫人同着来接的众人一齐上船而去。芙蓉同姑娘、嫂子们伺候太太亦上船去。

    桂夫人们到了灵柩船上,免不得哭拜一番。秋瑞们在旁磕头,回谢各家亲族。拜完之后,梦玉同秋瑞来柏夫人船上,其余都回本船。不一会鸣锣起橛,顺水回家。那些家人们坐着快船,往来照应,满河中布帆如织。次日晌午已抵扬州,有各官府们上船致祭,热闹了半日。

    天色已晚,不及开行。梦玉因想起一事,走出船头,叫茗烟来,附耳说道:“平山堂后身有林姑娘的坟墓在彼,我不能够上去拜扫一番,你可代我买些香烛、花果去坟前哭拜一回。对林姑娘说,我惦记之至,因跟着母亲不能脱身亲来拜奠,叫林姑娘不要见怪。”茗烟道:“林姑娘是贾府至亲,同宝二爷最说得来的好兄妹,大爷怎么知道他的坟在这里?”梦玉道:“我夏间给林姑娘上坟添土,承林姑娘的雅爱,还送了我好些东西。天也不早了,你快些去罢,回来给我个信儿。”茗烟答应,赶着去买办什物,叫人挑着,坐上轿子飞奔而去。

    梦玉到各船去串了一会。天气十分闷热,两边舱门洞开,太太、奶奶们彼此隔窗回答,也有过船相叙,倒比在家时别有兴致。松府里吴嫂子们同贾府的董嫂子都在柏夫人船上,因饭后无事,也到别船去找相好的嫂子、姑娘们闲话,这船坐坐,又到那船,听见有人叫道:“董嫂子,大爷在那里?”董家的回过头来见是茗烟,说道:“你们大爷刚才在二太太船上坐了会子,又不知逛到那里去了。你挨着船儿一路问去,还怕找不着?”说毕,同吴家的们又往别船去了。这会儿各船上灯烛辉煌,上下照有数里。茗烟挨船去问,直找到二三十号船去,才知道大爷在本家篁大爷船上,同几位亲戚小爷们说话呢。茗烟走下舱去,梦玉瞧见,站起身来说道:“夜深了,咱们散罢,明日到家再见。”领着茗烟一路过船,一面问道:“我正惦记着,怕你赶不上出城。”茗烟道:“奴才到了林姑娘坟上,先给林姑老爷同姑太太磕头上供,然后在林姑娘坟前摆了花果、香烛,照着大爷吩咐磕头说话,又哭了几声。因为天晚下来,等不得林姑娘出来说话,赶着绕道回来,已是上灯。一会林姑娘一定说叫谢谢大爷,不用惦记。”梦玉忍不住笑道:“你倒会替林姑娘说话。不知那个坟倒塌的一个什么样儿?”茗烟道:“两边坟都新修的很好。奴才也想着是谁给林府上修坟呢,又找不着一个人儿问问原故。谁知那抬轿的知道,说是秋间奴才的主子太太同宝二奶奶们回南时到那里上坟,大为修理。”

    梦玉点头道:“不错,宝姐姐对我说过,我一会儿忘了,说是托一个什么姑子庵里照应修理。”两人站在船头上说话,只见两个家人匆匆来找大爷。不知说些什么,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