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一代完人(1/2)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伴随着一代诗圣杜甫的深沉咏叹,我们这就尝试着进入那一个高贵的灵魂。他置身其中的那个凶险乱世,如同拍岸惊涛,曾经把他风霜高洁的人格,砥砺得格外磊落、高洁。

    诸葛亮(字孔明)的童年和青年时期是如何度过的?在哪里度过的?玩味这一问题,对我是一种美好的心理体验。西方人曾热衷于揣测耶稣基督的早年生平,因为,在耶稣诞生于伯利恒那个马槽里之后,直到他二十多岁时重新出现,中间二十余年的经历,人们一概不知。那里面可有着一个巨人全部的成长密码呀!有人猜测基督曾到过印度,更有人说在中国的雪域高原上,曾出现过他向藏传佛教喇嘛研习东方秘术的身影……同样,诸葛亮在走出隆中之前,或,在他因避难而不得已走进隆中之前,他有过何种经历呢?拜何人为师?去何地游学?所习经术主要为哪门哪派?自己对之又做了哪些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凡此种种,皆使人充满好奇。

    我们有把握的只是,他早年丧父,后来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着叔父诸葛玄过活。诸葛玄曾在袁术手下任豫章太守,青少年时的诸葛亮,耳濡目染,想必得以洞悉官场上的权诈和沙场上的凶险。约在诸葛亮弱冠之年,诸葛玄去世了,有可能死于政敌之手。他的兄长诸葛谨看来较早就离开了两个弟弟,独自到东吴闯荡去了(由诸葛谨"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数语,可知诸葛谨去江东的时间至少在孙策死前,亦即200年以前,约当孔明十八、九岁之时)。这以后诸葛亮独自来到南阳邓县一个名叫"隆中"的地方,距当时荆州的政治军事中心襄阳不过二十里。他毫无疑问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非如罗贯中所描述的那样,大白天还在睡大觉。"高卧隆中",这应该指诸葛亮一种蓄势待发的姿态,而非整天酣睡不醒,连累刘备在外面等了两个多时辰。这不仅是因为诸葛亮经常提到自己"躬耕陇亩",还与他一贯"事必躬亲"的行事风格相统一。诸葛亮结交了几个朋友,但他无疑是木秀于林的,他的朋友这么想,他自己也无需谦让。"诸位日后为官,大概可以做到刺史、郡牧。""那你呢?"朋友问,诸葛亮诡秘地"笑而不言"。诸葛亮的读书风格,较容易让人联想到后世陶渊明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当他的朋友读书都"务于精熟"时,诸葛亮只是"但观大概"。我想,这个"大概"多半可训为"扼要":孔明以经世致用为己任,匡扶社稷为抱负,自然不同于寻常只会在书卷中经营雕凿的腐儒酸丁,只知引经据典,死于句下。

    这时的诸葛亮有两个爱好值得注意:

    其一、他喜欢"抱膝长啸"。据《封氏闻见记》释义:"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则"啸"不过大家习见的"吹口哨"而已。其实不然,这是一个充满道家养生色彩的造型动作,与今之所谓气功约略有点瓜葛。古时善"啸"者,往往特指隐逸高人,他们擅长导引,专注内功,其"啸"声源于丹田,环流于四周,每每声震遐迩,其不同寻常的声效良非寻常"激于舌端者"可以比附。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先生曾在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将"东邪"桃花岛主黄药师的长啸描摹得极为汹涌澎湃、大气磅礴。

    其二、"好为梁父吟。"这五个字所传递出的信息,也是既清晰又含混的,《三国演义》里有一首以"一夜北风寒"起句的《梁父吟》,稍微熟悉一点当时诗文风格的人,立刻就能看出此诗属伪托,断不可能出自诸葛亮之手。在郭茂倩《乐府诗集》和沈德潜编选的《古诗源》中,都记载了一首《梁父(甫)吟》,恭录如下:

    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强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按"梁父(甫)"乃地名,为泰山脚下一小丘,古人死后多有葬于梁父山者,遂赋予《梁父吟》悲凉的葬歌体特征。这一特征,即使从仅存的这首归在诸葛亮名下的《梁父吟》中也不难窥见。但《梁父吟》到底是一首诗的名字,还是一种乐府体诗歌的名称?它到底是诸葛亮所写,还是仅仅为诸葛亮所喜爱,从"好为梁父吟"五字中是难以得出确切结论的。有人曾认为难点在"为"字上,因这个"为"字既可以解释为"撰写",又可以解释为"吟诵"。此言不假,但为什么不同时结合"好"呢?该"好"当然是喜欢、热衷的意思,而且是那种经常性的喜欢与热衷。若《梁父吟》仅为一首诗的名称,而这首诗又是诸葛亮所写,则"好"字无从索解,诸葛亮总不见得经常乐此不疲地写同一首诗?所以结论只能二者择一:要么《梁父吟》为乐府诗名,诸葛亮为此写了一组诗歌(就像陶渊明写了一组《饮酒》,纳兰性德写了大量《浣溪沙》一样);要么《梁父吟》非出自诸葛亮手笔,诸葛亮只是喜欢吟诵它而已。

    不管两种结论中的哪一种,都不妨碍我们得出这一认识:在对《梁父吟》的创作或吟诵过程中,正寄托着"隆中"诸葛亮对时事世态的深重悲悯和无尽关切,他的隐逸姿态里,因此也就暗含了出世之想。隆中的诸葛亮,他的衣袂与其说是飘飘欲仙,不如说是非常沉重的。我们没有理由将那时的诸葛亮想象成一个只知独善其身的高蹈隐君子。

    何况,诸葛亮此前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好友"那你呢"的询问,我们仍然可以从他经常"自比于管仲、乐毅"中,看出诸葛亮的人格志向。他有扫清四海,一匡天下的宏大追求,对帝王职位却了无兴趣。

    熟悉了这些背景,我们就可以较容易进入公元207年了。

    刘备正在中原踉踉跄跄。由于曹操刚刚平定了北方,旌旄南指,刘备的寄身之地荆州也受到巨大威胁。有人在刘备面前不经意地提到了一个既陌生又响亮的名字:卧龙。"麻烦先生带他来见一面",刘备对徐庶说,"不,这人是没法带来的,非得玄德公亲自去请。是否能请动他,还得看造化哩!"病急乱投医的刘备这就走向了襄阳城外,卧龙岗中。并非诸葛亮执意搭隐君子的臭架子,而是两人伟大的友谊,需要一个不同寻常的开始,所以刘备直到第三次拜访,才见到孔明的真身。

    好事总是成双出现的,我们刚刚目睹了刘备、诸葛亮堪称无双佳话的会面,转眼便听到了那段也许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为神奇的预言。为了方便下文对《隆中对》的赏析,我们有必要先加以援引: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我们先假设诸葛亮这一番话是听了刘备的虚心询问,略一沉吟后脱口而出的。人们常用"未出隆中,已知天下三分"高度评价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我觉得若将其中的"知"改为"定",更能体现《隆中对》的价值。《隆中对》中的智慧含量不仅遥不可及,它还是非常独特的,它与当年沮授、荀彧不约而同地建议袁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着根本的不同。"挟天子以令诸侯"带有某种"先入咸阳者为王"的意味,三分天下的谋略,则只适合于刘备,尽管刘备完全看不到这一点。显然,对曹操而言,天下削平净尽,只剩下一个江东;对孙权而言:曹操"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所以他虽然自称"孤与老贼,势不两立",但也仅限于借助"国险而民附"的地利、人和优势,与曹操分庭抗礼,搞南北朝。换言之,在曹操眼里,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在孙权眼里,中国可一分为二;仅仅因为"隆中"冒出个诸葛亮,才使中国突然出现三分天下的可能。诸葛亮硬是以自己力超北海的智慧,从魏吴争斗中虎口夺食般地为刘备抢下一片天地。这样,随着诸葛亮走出卧龙岗,一个国家的雏形也于焉萌生。

    虽然我们应该把赤壁之战的荣誉公正地还给周瑜,但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事实上已将曹操兵败预先算计在内。诸葛亮的目光还要长远得多,他清澈的双眼仿佛在天地间划出两个圆弧,这便轻巧地把一座"用武之国"荆州和一个"天府之土"益州,理论上交到刘备手中。至于实践效果,则简单到只取决于一个前提:"将军岂有意乎?"诸葛亮没有过多地考虑刘备有意与否(他当然愿意,正好像你面对一个在水里挣扎了二十小时的人,在把他救上来之前,你根本不需要问一句:"你需要我的搭救吗?"),他的思绪刹那间已穿越了时间,不仅进一步为刘备勾画了蜀汉的内政外交,还历历如睹地设想到了兴复汉室的前景。奇妙的是,诸葛亮的每一步设想都包含着具体的可操作性,先后次序之谨严亦匹似围棋国手行棋,算路绵长,在明确大方向的前提下,兼顾到了每一个具体环节。

    知行合一的诸葛亮,岂止是"未出隆中,已定天下三分";未出隆中,他甚至已将日后的"三分归一统"计算成大功告成前最后一个官子。

    这便回到了本章开头部分笔者的疑问:诸葛亮在走出隆中之前,他无可比拟的成长轨迹,究竟是怎样展开的呢?在《隆中对》中诸葛亮除了表现出宏伟的布局构想、精妙的战略设计外,他丰富的人文地理学知识和混一华夏的民族眼光,也在在让人折服。诸葛亮的出生地告诉不了我们多少东西,他生于琅邪阳都,即今山东沂南。那么,他对"益州疲弊"的认识又何从而来呢?诸葛亮也许精研过那本当时面世的《水经》,但我们知道,在北魏人郦道元为该书作注之前,这本语焉不详的地理学著作,并不能给人带来多大裨益。会不会有这种可能呢?即在诸葛亮游学少年时期,他曾孤身万里地行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这使他不仅对益州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有所了解,一度还曾"深入不毛",由此对南方少数民族多了份直接体验。

    诸葛亮出山了。他才二十七岁呀!

    按照今天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所谓"梯队建设"),诸葛亮是不可想象的。二十七岁,怎么看也只是一介小科长的年龄,而诸葛亮尽管位居丞相是在刘备称帝之后,但他事实上立刻就成为刘备军事集团战略的实际规划者、制度的具体制订者和军国的有力调度者。由于刘备在见到诸葛亮的第一天起就甘愿退居幕后,这使得孔明无需任何能力上的历练和资历上的筛选,便一步到位地成为蜀汉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据说,东吴孙权也曾想拉拢诸葛亮,诸葛亮对说客答复道:"孙将军诚然大具人主气概,但观他的为人,充其量只能对我以礼相待,而不可能让我尽展才能。"前人对此曾有所驳斥:孔明何等样人,他与刘备水乳交融的关系甚至超越了刘备与关羽、张飞的旷世兄弟情,而达到神而化之的境界。孔明根本不可能投向孙权,即使孙权让他尽展才能。我同意这一驳斥,但尚须更进一解:孔明当年之所以慨然"许先帝以驱驰",却也不能不归结为刘备愿意"咨臣以当世之事"这一事实,刘备的言听计从,对诸葛亮至关重要。我们发现智慧过人的诸葛亮很少有与他人商议、相与定计的必要。他的智力既高出众生,谋略又周赡完备,他要求别人的,便只是忠实地贯彻。由于诸葛亮没有帝王之心,所以,一个能让诸葛亮尽展才华同时又能让他对其品质由衷感佩的人主,如刘备,便自然成了诸葛亮的首选目标。

    初出隆中的诸葛亮,在智慧还没有来得及收到成效之前,不得不先陪着刘备体验一番踉跄逃亡的滋味。这是刘备最熟悉不过的滋味,一笔因他先前的无能遗留下来的苦债。在曹操精锐之师的猛烈追击下,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只能将"快逃"视为三十六计中的上上大计。然而,这也是刘备感动苍天的时刻,他不忍心抛弃追随自己的百姓,宁可以拉家带口的龟步方式,率领百姓蹒跚地逃向江岸。那边,曹操已经向自己的军队下达了死命令,要求他们以日行三百里的骇人速度,追击。幸亏神勇的张益德在长坂坡一声怒吼,把曹操大军暂时阻了一阻,刘备才终得生还。──亲眼目睹刘备的这份狼狈,诸葛亮当会感慨系之,并更加坚定了帮助这个苦命人的决心。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赤壁之战开始了。为了实现自己既定的联吴抗曹战略,诸葛亮亲自出马,游说东吴。据说,由于鲁肃的作用,孙权也在考虑与刘备联合的可行性,遂派鲁肃前来荆州打探消息。鲁肃肯定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找到了刘备,并触摸到了刘备真实的用意。陈寿好像对这一细节有点吃不准,因而在描述上留下了矛盾之处,我们没法知道到底是鲁肃找刘备在先,还是诸葛亮先去游说东吴。好在即使把该荣誉归在鲁肃名下,对诸葛亮也没有丝毫影响。以孙权为强援,这是诸葛亮隆中决策时就已定下的战略,原不必借重鲁肃的提醒。诸葛亮对东吴的游说获得了巨大成功,这部分也是因为,孙权本就不想向曹操投降,他最为倚重的将军周瑜当时又曾豪情万丈地对孙权许诺:"只要三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