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城市表情 > 26捡拾都市中的自我(1)

26捡拾都市中的自我(1)(1/2)

    26捡拾都市中的自我(1)

    ——李?弗里德兰德

    在弗里德兰德的照片中,所有事物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迫不及待地表现自己,不避丑陋地跳将出来,急切地展示自己的存在。这些事物相互关联、相互排斥却又相互掩护、相互声援……

    1959年,罗伯特?弗兰克以其摄影作品集《美国人》给了已显停滞的美国摄影一个巨大的冲击。《美国人》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现代摄影的价值观念,使之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在此之前的美国摄影,受现代主义观念的束缚,一味追求影像的纯粹性,摄影审美趣味相当狭窄,可以纳入镜头取景范围的题材其实相当有限。许多摄影家认为,现实只是一种素材仓库,除了自己制作出来的影像,摄影家自身与现实的关系越远越好。是弗兰克的出现,才使这种摄影与现实的疏远关系大大缩短,摄影的题材显得开放起来。弗兰克用他的影像证明,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于影像中的权利,都值得摄影家去关注。他使摄影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定义,即他们是一种事物的意义与生命的赋予者,他们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有从个人立场出发加以关注并揭示其意义的权利。弗兰克的这一态度经过1960年代美国年青一代的摄影家的认真消化,终于迎来了在影像表现方面的全面开花。

    1966年,著名的摄影博物馆“乔治?伊斯曼之家”举办了一个名为《当代摄影家──向着社会的风景》的摄影展。在这个由著名展览策划者内森?莱昂(Nathan Lyons,1930—)组织的展览会上,展出了李?弗里德兰德(Lee Friedlander,1934—)、布鲁斯?戴维逊(Bruce Davidson,1933—)、加里?维诺格兰特、丹尼?里昂(Danny Lyon,1944—)与杜安?迈可斯(Duane Michals,1932—)五位当代摄影家的作品。这个展览会的副标题是“向着社会的风景”。所谓“社会的风景”一语,指的是包括了人及其创造的景物在内的广义的风景概念。而莱昂的主旨是提示这么一种把人与人自己所创造的现实环境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的风景加以影像确认的作业。在这样的“社会的风景”中,通常意义上的风景之美的定义已经不再适用。这个影响重大的展览使“社会的风景”一词一时间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引起了美国摄影界的相当的关注,此后甚至影响到日本等国。但是,这五位摄影家的作品并非都是表现所谓的“社会的风景”的。这当中大概应数弗里德兰德与维诺格兰特的作品最具检验“社会的风景”的定义与风格的个案意义。

    弗里德兰德照片中的景象都是都市中凌乱不堪的场景,乍看起来没有主题,影调也显驳杂,难以予人一种视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