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商道 > 第三章 徽商商道:“贾而好儒”走四方(11)

第三章 徽商商道:“贾而好儒”走四方(11)(2/2)

贫穷、生计艰难,甚至韧都不得保障。他们“居乡数月,不沾鱼肉”,而且习以为常。为什么会这样贫穷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里人多地少,且山地瘠薄。到了明朝中后期,徽州邻近地区如苏浙等处商品经济的发展,恰好为徽人抠了一条经商谋生之路。于是很多徽人纷纷弃耕从商,辗转谋食于四方。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那些出身贫寒、无资无本的徽州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歙县人吴容让8岁丧父,家中只有少得可怜的几亩薄田,祖父、祖母年事已高,只有母亲一人独自劳作,全家吃不饱、穿不暖。当时的明朝官吏又屡屡登门索要赋税,更使他们难以应付。

    为生计所迫,8岁的吴容让就上山打柴,艰苦度日。16岁时,他跟随乡人远去松江经营小本生意。起初,他并没有太多的资本,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之后,终于赚得了第一笔资金。此后,他借助这笔资金在浙江桐庐县买下了大片荒山野岭,招徕农民前往种植茶、漆、栗等经济作物,获利丰厚。最终,他成为家产巨万的富翁。

    明朝徽商潘侃年轻的时候随叔父到四川经商。潘侃精明能干,善于经营。但潘侃发现叔父不善于经营,一心只想赢利,往往弄巧成拙,自己的一些正确意见往往不被采纳,心里很是焦虑。因为长期这样下去,生意会垮下去的。潘侃便向叔父要求分资独立经营,但叔父不同意。这时潘侃的父亲前来,于是潘侃拿了父亲的一些资本,决心独自闯荡商海。他对父亲说:“优秀的商人应该善于观察市场行情,根据商品供需变化,从事长途贩运贸易,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而像现在这样困守一隅,故步自封,生意怎能获得成功呢?”就这样,潘侃独自离开四川,远到扬州、苏州、汉口等地贸易。由于他放开手脚,瞄准市场供需,大胆进行长途贩运贸易,很快便大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