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观心术 > 珍重春天之始(2)

珍重春天之始(2)(1/2)

    珍重春天之始(2)

    那时的大海,从春天的深处涌出,敷衍成我少年朴素的背景。即使在多年以后我面对着一条蜿蜒东流的长江,面对着斯时夕阳落山的悲壮,也想起了河流与海洋的宿命。

    而那些春天的回忆,在我今天回想的时候,却陷入了寂静的沉思。无论长江还是黄河,它们都是民族血管的蓬勃律动。比如那天下午,我在春天的城市空地经过,干净的路面只有不时安然响起的足音。春天的太阳悬挂在头上,白晃晃的,我不知在想些什么。先人关于海的有数的诗篇忽然涌上我的心头。然后就此定格在唐人王之焕的《登鹳雀楼》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我少年时背得最好的一首诗。

    白日依山尽,我的眼前出现一千多前的大唐天空,一轮明晃晃的白日悬挂在天空,日头随着绵延的历史群山游走,这是天空的画面;那绵延的群山,孤独的诗人背起行囊,沿着山边继续着岁月的旅程;至此,天空、地面,因为群山的缘故,日头的移动,诗人的行走,构成一幅苍凉的上下对称的时空背景。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描写是静态而不动声色的,它们如一柄裹在囊橐里的铁锥,期待后来的引发而破袋而出。黄河入海流,在上句“白日依山尽”起笔写尽天空、群山、日头、诗人行走之后,黄河至此以百折不挠的气势,东流入海。想一想,从天空、群山到河流,诗人这一荡拓之笔描写了大自然的三重境界,情绪由平静起笔,直到舒缓悬腕,奔腾的气势却一直延伸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人生大境界。

    而这首诗吸引我的正是那样上、中、下三位一体立体化的组合。那样的气势,何尝不是一幕精彩绝伦的历史图腾,何尝不是先人与海洋那些欲说还休的历史隐语。那天下午,我甚至就着这首诗想到了三万里河东入海的中华文明大气蓬勃之道。

    唐人的春天必然以一些手语的形式去破解一些天空的秘密,他们大气雄浑得今人畏惧。怎样的时代会产生怎样的语言,精神的高远空旷是民族的必然追求。在很多年以后,我们会后悔现在我们存在的这个时代的萎缩暧昧吗?

    这仅仅是我描述的春天的片段,而真正的春天,它一定包含着一些我无法破译的秘密。比如青春时的自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