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成熟组织的绩效变革 > 第三章 定位及变革原则(7)

第三章 定位及变革原则(7)(1/2)

    第三章 定位及变革原则(7)

    图3—6川田武则目标塔示意图

    因此,越是基层岗位,维持绩效的价值(履职性工作)所占比重就越大,其绩效改进和提升的焦点一大部分需要在“控制波动”中去寻找,一部分要在本不占多数的创造性工作中寻找,绩效管理激励绩效改进和提升的机制,本质就是刺激这种寻找的动力。而实践证明,这种寻找不是习惯了遵从和维持性工作的员工所能胜任的。只有当各级管理者切实履行为下属指示方向、明确标准、评价绩效、实施沟通、辅导和培训的管理责任后,基层员工才有可能做到。直线经理必须掌握绩效改进和提升的技巧、激励和授权的技巧、将绩效管理作为确立部门工作提升方向、组织内部资源和激励下属的工具,作为他们的工作抓手,才能实现有效的变革。绩效管理变革虽不必要求制度化,但实质上对管理者管理技术和艺术提出了潜在要求。

    变“优胜劣汰”为“优胜劣进”

    具有从事人事工作背景的人,有一种卫道士情结:期望维护公平,强烈期望能够做到 “多劳多得、按劳分配”,这往往成为实施绩效变革的初始原因。但实际上,这种管理思想对简单劳动可以做到,放在当代则是难以实现的艰巨目标。以复杂劳动为主体的企业,“劳”的有效衡量方式是市场,而不是工作分析,把“按劳分配”、“优胜劣汰”作为目标,还未开始就已经失败。

    案例

    某发电厂中层管理者的岗位评估结果很说明问题:评估最高的得分为756分,最低的为241分,但遗憾的是,这两个岗位的岗位等级都是17级,而厂方并不可能按照价值评估结果调整岗位等级,因为这个标准是上级按照惯例定的。这个惯例就是:中国的成熟企业多数是由国有企业演化而来的,它们曾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