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3分钟搞定对方 > 抓住对方软肋,对其施加压力

抓住对方软肋,对其施加压力(2/2)

鉴于此,他们可能很重视父母和子女们说的事,有时即便是一件不甚好办的事,他们也不好推托和拒绝。所以,如果与某位上级关系较远或因某种原因见不到他,就不妨试着去找他的父母或子女,设法让他们从中帮忙,毕竟,亲情的作用有时也是不可估量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老人,小孩容易接近。

    老人因体力虚乏在家休养,或因年岁高而退休在家,没有工作做,家务不让做,又由于儿女上班少有时间,年辈相距,难投机等原因,谈话是心中有而没处说,因此,常常显得孤寂。如果有人主动接近老人,哪怕是暂时解除老人的孤寂,老人自然非常乐意。再者,心理学表明,老年人较中年人柔和、慈善得多,也容易接近。而小孩子纯相,喜新好奇爱动,一句唐诗、一段故事、一个鬼脸、一声哄捧就能很快赢得小孩的亲近。

    第二,通过老人、小孩,可以融洽全家。

    老人是长者,而中国人有敬老、尊老、孝老的传统。假如老人心悦神怡,全家随之活跃和愉快。中国人又十分看重传宗接代,视小孩为家庭的未来,爷辈如此,父辈更甚。况且现代家庭的小孩多是“独苗”,家里人更是哄捧宠爱。如果能和小孩玩在一块儿,家庭融洽自是水到渠成。这样,与老人孩子打成一片,身为求助对象的朋友也会非常高兴,对我们求人办事当然是大有益处。

    那么,怎样才能与他们搞好关系,使他们亲近你呢?

    首先要主动套近乎,拉家常。谈话是交际中信息交流最直接的手段。进入一个家庭,见到老人、小孩,要想见一面便产生“一见如故”的融洽气氛,登门人应该主动引出话题打开话匣,而不应该等待家庭一方(老人、小孩)搜寻话题勉强问答。因为在双方刚刚接触的短时间内,登门人如有心理准备,便更容易找到合适的话题。况且对于老人,你主动开口也表示了尊敬;对于小孩,你主动开口,能表示亲近,消除陌生感。

    对老人务必态度谦恭、心性美善、行为礼让。这样做,一方面表现你的虚心、诚实,一方面显出你对长者的尊重、敬仰。那种三言两语就夸夸其谈,将老人“晾挂”一边或踩践自脚下的言行是不可取的,结果只能遭到老人的冷遇甚至赶撵。小孩天性乖巧,欢乐容易,哭闹也容易,稍有不适就可导致“风雨满楼”。因此,和小孩交往,必须因情因境,投其所好,把握分寸。要用忠诚、童稚去换取欢悦,千万不能居高临下、装腔作势、虚情假意。

    总之,求人办事时,头脑要灵活,千万不要被头脑中固有的思想和模式所限制。直取不行曲中求,此路不通觅他径。多在求助对象周围的人身上下点工夫,也就抓住了他的软肋,或许对你的办事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