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激励思维:鼓励伙伴一起努力(2/2)

拉伯福在他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一书中阐述了企业对成员管理的“拉伯福法则”。

    拉伯福起初是一个车间工人,后来成为一名管理专家。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他一直困惑于一种现象:许多企业不知存在什么问题,无论管理者怎样付出,企业的效率还是无法提高,员工、部属还是无精打采,整个企业就像一台生锈的机器,运转起来特别费劲。

    于是,拉伯福在管理实践中反复思索,终于发现了管理者行为与目标相背离的误区:你越奖励的行为,这种行为就会越多,但你却得不到你所希望、要求的目标,得到的仅仅是你所奖励的行为。原因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会做对他们最有利的事,而不会去做他所害怕受到处罚的事情。因此,他终于悟出了一条最简单、最明白也是最伟大的管理原则:员工会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

    所以,企业领导层、管理层的人就必须要掌握并运用好“激励思维”。首先,要为员工创造能发挥潜力的环境,让他们从事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一方面可以保持本公司的技术领先性,另一方面也能使员工得到锻炼,增强公司的凝聚力。然后,要给员工提供培训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培训能使企业在行业中获得竞争优势,并能促进企业在销售额和利润上的提高。企业可为员工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诸如部门岗位轮换、灵活的工作任务等。

    第三,还要制订与业绩挂钩并随市场调整的薪酬制度。最好的业绩、最突出的员工才应得到最好的报酬。如果企业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可以选择其他的激励方式。例如,企业可以向员工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福利待遇或更多的培训。

    当然,也不能单纯依靠物质激励的手段,而应注意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其实,往往老板对员工的一句鼓励的话就可以让员工心里为之一震,他会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对于企业的价值,体会到企业文化“家”一般的温暖,从而更努力、用心地工作。

    比如有的公司的经理常利用午餐时间同员工就企业经营的某一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员工进行思考,想出解决方案,这样既不花费太多的资源,又起到了思考和锻炼的目的。又比如,当员工参加培训项目回来以后,可以由他们向企业的其他未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讲解。这样,前者可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后者也接触到了新知识,两全其美,还满足了员工释放自己的愿望。

    最可行的是,主管可以事先给员工出一道有关生产或者销售方面的现实难题,如果员工能够想出较好的解决方案,则进行口头鼓励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调动大家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在这样的企业氛围中,员工感到自己受到上司的注意和重视,他们就会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这样的激励效果也是十分理想的。

    总之,“激励思维”是一个成熟的、成功的领导人应具备的用人之道,不要吝啬对自己员工的鼓励或褒奖,这可以促使这些工作伙伴和你一起为公司的未来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