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做人必须有的9张底牌 > 以“愚”应“智”,不失为妙计

以“愚”应“智”,不失为妙计(1/2)

    以“愚”应“智”,不失为妙计

    以不聪明的人对付聪明的人,以愚人困惑智人,可谓为人处世的绝妙手段。历史上,宋太祖选押运使的故事便是典例。

    相传北宋初年,南唐还没有纳入宋的版图,但此时南唐后主李煜已经向北宋称臣,每年要向北宋纳贡。有一年,南唐派使者前来纳贡,派遣的使者是江南最有学问的文士徐弘。按照惯例,北宋政府要派官员做押运使,接受贡品。但是满朝文臣都自认为才学不及徐弘,怕丢了大宋的面子,被南唐使者耻笑,因而没有人敢前去做押运使。宋太祖突发奇想,便很随意地派一个目不识丁的侍者前去做押运使。满朝文臣都大吃一惊,连宰相也不解其中的奥秘。

    但既然是皇帝亲自下的圣旨,且时间紧迫,只得催促那个侍者赶快动身。侍者来到长江边,与南唐使者相见。一上船,徐弘便滔滔不绝地谈古论今,词锋锐利。那些有学问的陪同人员交口称赞,而那个目不识丁的侍者却根本就听不懂对方在说些什么,所以也就无言以对,出于礼貌,只能点头称是。

    徐弘不想在宋的使者面前丢南唐的面子,更不了解对方的深浅。看到对方不说话,心里越发没底,只是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北宋侍者还是出于礼貌,频频点头称是。一连几天,对方从不辩论,只是徐弘一个人唱独角戏,只说得口干舌燥,疲惫不堪。时间久了,徐弘便觉得没趣了,也只好停了下来,再也不吭声了,悻悻地随殿侍来到京城。

    以愚应智,智者无计可施,真乃处事之妙法也。无独有偶,现代的谈判桌上,这一招也有奇效。

    在一般人眼里,优秀的推销员都是那些口若悬河、反应灵敏、精明干练的强者,其实并不尽然。有时,那些看起来“傻笨愚呆”、“口舌笨拙”、“一问三不知”的推销员,却屡屡在谈判桌上获胜。原来,他们采用了“装愚示傻”的谋略,即故意摆出一种“什么都不明白”的愚者姿态,让强硬的对手“英雄无用武之地”。

    谈判界津津乐道的一件日美商界谈判实例,就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种方法。

    一次,日本某公司选派了三名代表同美国一家公司谈判。在谈判前,日方了解到美国这家公司的谈判代表不仅思维敏捷,能言善辩,而且还准备了充足的资料。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