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46.北魏孝文帝 元宏(2/2)

行。

    公元493年,孝文帝置北魏众人的强烈反对而不顾,毅然决定迁都古都洛阳,并迅速开始实施汉化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措施莫过于强令禁止鲜卑人讲胡语、穿胡服,明文规定要说汉语、穿汉服。作为一国之君,孝文帝言出必行,带头讲汉语,穿汉服,为以后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孝文帝率先改拓跋姓为汉姓元,大大推进了北魏政权的汉化进程。而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通婚,则进一步融合了鲜卑族与汉族人民之间的关系,消除了双方存在的民族矛盾,两族人民团结一心拥护北魏政权。此外,孝文帝彻底废除了鲜卑旧的制度,效仿汉制,建立了完善的政治制度,大大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面的发展。

    孝文帝不仅是一位文治武功的英名帝王,也是一位满腹经纶的文人学士,留下了很多传世佳句。不仅如此,在父亲的影响下,孝文帝还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仰者,这直接促成了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的出现。

    在孝文帝的领导下,鲜卑族经济发展迅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北魏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使千疮百孔的北魏统治又苟延残喘几十年。这是对西北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发展史的一次总结,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元499年,孝文帝举兵南征,病逝于北返途中,年仅33岁。

    【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坐落在离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即494年。它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文学造诣,也是外来佛教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肥沃的传统艺术土壤中的丰硕成果,与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